会员书架
首页 > 玄幻魔法 > 印光法师佛号 > 第15回印光法师下册。

第15回印光法师下册。(第8/8 页)

目录
最新玄幻魔法小说: 逆袭觉醒,天朝废物帝子入准圣万界龙祖人渣重修手册百世争渡之苟全性命不可思议的正确幻想从废柴到修仙霸主宇智波重瞳写轮眼,灭族夜镇压鼬赠礼万倍返还:我,修仙界第一神豪重生大明:帝王的雕刻术我的美女系统不干人事无限法力值,入侵诸天万界情斩化凡日月双修功穿越玄幻之热血冒险征途系统:不隐瞒了,我是丹神应天帝国飞鱼服!绣春刀!老子天下第二!来世直觉噬魂元年平凡修仙路2

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切有情,皆禀真如佛性而得建立故。然复生佛迥殊,凡圣各异者,以因地之迷悟不同,修德之逆顺各别也。

儒教与佛教并非不同的路,众生与佛陀不是有着差别的心。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切有情,都是禀着真如佛性而得以建立的缘故。然而众生与佛迥然不同,凡夫与圣人,各自有异,这是因为,因地的迷惑与觉悟不同,修德的逆与顺各自有别啊!

由是儒释圣人,各出于世,为之倡导。俾一切众生,返迷归悟,溯流穷源,以复其固有之本性而已。其发挥虽有权实浅深,方便究竟之不同,而其所宗之理体,所修之工夫,其大端固无二致也。

因此儒教与佛教的圣人,各自出现在世间,来加以提倡化导。使得一切众生,返迷归悟,返本溯源,以恢复他们本有的佛性罢了。二教的发挥虽然有权、实、浅、深,方便与究竟的不同,而二教所依据的理体,所修的工夫,主要部分却没有两样。

佛以觉为体,而觉有本觉,始觉,不觉。本觉者,即生佛同具之天真佛性,乃性德也。

佛教以觉为体,而觉有本觉、始觉、不觉之分。本觉:就是众生与佛陀同具的天真佛性,这是性德。

始觉者,依本觉理,起真实修,对治烦恼习气,令其消灭无余之妙智,乃修德也。

始觉:依着本觉之理,生起真实的修持,对治烦恼习气,令烦恼习气消灭无余的妙智,就是修德。

不觉者,迷背本觉,随境生着,起贪瞋痴,造杀盗淫,认苦为乐,以迷为德,承佛性力,造生死业,一切在迷众生,与不依正觉,错乱修习者,皆是也。

不觉:迷惑背离本觉,妄随尘境生起执着,起贪瞋痴三毒,造杀盗淫三业,认苦为乐,以迷为德,倚仗佛性之力,造生死之业,一切在迷惑中的众生,与不依止正觉之道,错乱修习的人,都是不觉啊。

本觉凡圣平等,无有高下。始觉工夫浅深不一,悟证地位各别,由名字以至分证,历外凡以至等觉,皆在始觉范围之内。

从本觉的角度来说:凡夫圣人平等,没有高下。对于始觉:工夫的浅深不一,悟证的地位各别,由名字佛以至分证佛,经历外凡位以至于等觉位,都在始觉的范围之内。

由等觉再破一分无明,则修德功极,性德圆彰,福慧具足,烦惑净尽,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方为大觉世尊,方证始本合一之最上乘极致,方了修因证果之大丈夫事业。

由等觉位再破一分无明,就修德功极,性德圆彰,福慧具足,烦惑净尽,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才成为大觉世尊,才证得始觉本觉合一的最上乘极致,才了结修因证果的大丈夫事业。

故华严云,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但因妄想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则一切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所以《华严经》中说:“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但因妄想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则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所言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者,本觉理性也。因妄想执着而不证得者,逆本觉而起惑造业,轮回六道也。离妄想则智慧现前者,顺本觉而修,渐至圆成佛果也。了此性修理致,则不肯自甘下愚,亦不敢以凡滥圣,而必以实修实悟,以期于实证而后已。

所说的“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 ,这是本觉理性。“ 因妄想执着而不证得” ,这是背逆本觉而起惑造业,轮回六道。离妄想则智慧现前,这是随顺本觉的佛性而称性起修,渐渐到圆成佛果。了解这个性德修德的道理,就不会自己甘处下愚,也不敢以凡夫滥充圣人,而必定以实修实悟,以期望实证而后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命之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