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故地重游(第1/2 页)
老实说,李明能够再次来到法国戛纳,并且还有机会领取奖项,完全就是一个意外。
因为当初把《仙剑》送来戛纳,其实只是为了能够借着戛纳的名头给电影宣发多造一个话题,无论李明还是给电影发行公司,压根就没有想过能够获什么奖的可能,哪怕是其他单元的奖项。
但是真等到了法国戛纳,看到戛纳电影节上那“黯淡的星光”,以及戛纳这座城市在将近十年间不但没有发展,反而更加破败的景象后,李明也是在为这份“意外”找到了些许必然。
首先,如果说2010年的法国戛纳电影节,还可以借着帝国余晖保持最后一点点体面的话。那在经历过好莱坞强势入侵、欧债危机和欧洲难民危机之后的法国戛纳,真的差不多沦落成个可有可无的小透明了。
所以为了不至于真的被扫进历史,戛纳(甚至法国,甚至欧洲)必须要想办法自救。而拥抱和美国愈发“平起平坐”的中国,自然就是这个自救办法的最好选择之一。
《仙剑》这种具备典型中国风画面的电影入围其他单元提名是因为这个,今年特意设置的“戛纳中国电影荣誉大奖”亦是因为这个。
其次则是,李明怎么说也是戛纳的金摄影机奖(类似其他电影节的“最佳新人导演”)得主,现在时隔多年,带着一部本身质量就非常非常优异的作品来参加戛纳电影节,无论出于人情考量还是为了肯定戛纳当年的慧眼识英才,都不能让李明真的空手而归!
最后,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仙剑》在中国电影市场的优异表现,可以让会有李明参与的戛纳获得中国这个巨大的电影市场的关注,进而让法国电影可以进军中国的电影市场。
这就像是那句话说的,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而时代(国家)发展就是这个世界最大的“机会”。
如果没有时代(国家)发展这个最大的“机会”,杰克马等人就算准备的再充分,也不会成为引领时代的弄潮儿。
但要是个人没有准备,那么就算机会再多,这个人也不可能获得他想要的那份成功!
额...扯得有点远了,说回正题。
在5月16日落地戛纳之后,李明只是短暂的休息了一下,就带着刘一菲去一起拜见了在2010年那次参加戛纳认识的一些故人。然后等到了第二天,则是带着一众主演参加了戛纳主办方特地为《仙剑》举办的一场会有主创接受采访的展映。
然后怎么说呢,第一次以一个放松的“观众视角”去欣赏自己创作的《仙剑》,那种感觉还是...挺一般的。没办法,毕竟在对电影每个细节都能“倒背如流”的前提下,还能够不无聊,都已经是电影足够优秀了。
不过听着老外和中国留学生、华人那对电影截然不同的实时反应,也算是让李明对于《仙剑》有了更为全面深刻的认知。
比如说,因为语言和文化上的隔阂,外国观众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电影独特的中国风画面之上,尤其是李逍遥、林月如被酒剑仙领着步行登上那段剧情所展现的画面,更是引得有人大呼小叫。
比如说,中国留学生和华人的注意力更多是被李逍遥、赵灵儿、林月如三人复杂纠葛的爱情所吸引,尤其是当林月如和李逍遥成婚的画面在电影最后以彩蛋的形式出现时,再配上《一直很安静》这首歌,一些看得投入的留学生甚至都已经有眼泪开始打转了。
再比如,对于电影中那些精心设计的打戏,不管是中国这边的观众,还是外国的观众,全都看得大呼过瘾。尤其是胡哥和黄景俞的那场打斗,更是让现场的惊叹有些震耳欲聋。
而这其实也解释了为什么好莱坞特效大片能够在全球攻城略地了,全球对英语的接受是一方面,但不需要台词理解的大场面特效镜头更是一方面。
将近两个小时的电影,转眼之间就播放完毕。随着亮起灯光的电影院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李明带着胡哥、刘一菲等人来到大荧幕前,开始接受新闻媒体和电影观众的提问。
“时隔八年,再次回到戛纳有何感想?!另外就是能聊聊您创作这部电影的灵感来源吗?!”
“尤其是究竟什么原因才让您把中国神话中创造了人类的女娲进行如此大的改动?!”
因为第一个被点到的记者是戛纳专门安排的一个法国记者,所以这个问题问的也算是中规中矩,先是点了一下李明和戛纳的“过往情分”,然后才顺势提了一下在中国引起了巨大争议的改动。
“八年之前我带着自己的第一部作品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