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2/4 页)
:徐志摩与沈从文
1923年沈从文独闯北平,本来是想进入大学深造,可是他只是高小毕业,大学的门自然不会向他打开,只好在北大旁听,开始自学。到1925年,沈从文的生活陷入困境,只好四处投稿,挣稿费来维持生活。
当时徐志摩正担任《晨报·副刊》主编,他几乎隔三差五地收到署名“休芸芸”的稿件,而且有的写得相当不错,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很是欣赏,就陆续编发了他的一些散文、诗歌、小说。其中有一篇《市集》在《燕大周刊》上发表后,沈从文又投给了《晨报·副刊》。徐志摩很欣赏这篇散文,他写了篇《志摩的欣赏》附在文后,称赞沈从文这篇散文:“这是多美丽多生动的一幅乡村画。作者的笔真像是梦里的一只小艇,在波纹瘦鳒的梦河里荡着,处处有著落,却又处处不留痕迹。这般作品不是写成的,是‘想成’的。给这类的作者,批评是多余的,因为他自己的想象就是最不放松的不出声的批评者。奖励也是多余的,因为春草的发育,云雀的放歌,都是用不着人们的奖励的。”徐志摩的点评,无疑将沈从文作为一个文学新人正式推出了。不过,有位读者发现这篇《市集》是作者的一稿两投,就对《晨报·副刊》提出批评。沈从文闻讯马上向徐志摩解释和道歉,并表示从此不再用“休芸芸”的笔名,开始用沈从文的名字发表作品,目的是“就让他永久是两个不同的人名吧”!可是,徐志摩并不在乎这些,他对沈从文说:“不碍事,算是我们副刊转载的,也就罢了。”
这件一稿两投的事件,并没有影响徐志摩与沈从文的关系,他还多次带着沈从文参加诗歌朗诵会和各种文艺活动,让沈从文结识了朱湘、刘梦苇、饶孟侃等抒情诗人,使得这个只发表了一些散文和小说的沈从文进入了“新月派”作家群。
1928年,沈从文的生活又陷入困境,他给徐志摩写信表示,想到上海美专去跟刘海粟学画画,徐志摩却劝他说:“还念什么书,去教书吧!”当时,胡适正在上海担任中国公学校长,徐志摩就给胡适写信举荐沈从文去教书。胡适同意聘用沈从文为中国公学讲师,主讲大学部一年级现代文学选修课。
1931年的暑假后,徐志摩又推荐沈从文到山东青岛大学任教。这一年的11月19日,徐志摩因飞机失事不幸罹难,沈从文悲恸万分。他撰文悼念师友徐志摩时写道:“志摩先生的突然死亡,深一层次体验到生命的脆弱倏忽,自然使我感到分外沉重。觉得相熟不过五六年的志摩先生,对我工作的鼓励和赞赏所产生的深刻作用,再无别一个师友能够代替。”沈从文对徐志摩的奖掖、举荐之恩是难以忘怀的。正是徐志摩的扶助,使沈从文得以立足于文坛;也正是徐志摩的举荐,使沈从文这个只有高小文凭的人,登上了高等学府的教坛。
鼓励与举荐:老舍与许地山
许地山是现代作家、著名学者。1917年入燕京大学,曾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许地山是基督教徒,经常在礼拜日到教堂做义工。此时的老舍是个小学教师,于1922年受洗入基督教,也常去做义工。两人因此相识,许地山说话直爽,尤其是爱说笑话,“村的雅的都有”,这就使老舍感到他平易近人,所以和他成了很好的朋友。
做义工期间,老舍为了提高英文水准,到燕京大学跟埃文斯教授学习英文。埃文斯是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校外考官,对老舍的印象颇佳,举荐他为东方学院教师。这样,25岁的老舍,便于1924年9月,来到伦敦任教。
这之前许地山已经来到英国研究宗教比较学,两人在伦敦住在一起,在一起谈佛学,谈文学,对老舍的启发很大。
老舍在东方学院的酬金是每年250镑,每月仅有20镑,生活是较为艰苦的。他还要给母亲寄些生活费用,这就显得更为拮据了。老舍心情不好,就埋头在小说堆里,广泛阅读英文名著,到后来自己也觉得手痒痒的,想试试身手。
许地山见老舍迷上了小说,就鼓励他写。在许地山的影响和鼓励下,1925年老舍用3便士一本的学生练习本写成了《老张的哲学》。许地山对这部小说大为称许,认为老舍写得非常幽默诙谐,便将这部小说推荐给上海的郑振铎,发表在《小说月报》上。从此老舍一发而不可收,接二连三地发表了长篇《赵子曰》、《二马》等作品,成为五四时期长篇小说创作最为光彩的明星。
生活无着时的援手:冯铿与马宁
“左联”作家马宁,原名黄振春,1909年生于福建龙岩。在厦门集美师范读书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