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3/4 页)
的。
李宝财老家也是三圩跃进村的,和阿三家并不远。两个人光屁股时就在一起玩耍了,常常一大早结伴出去,没影没踪的,天黑才溜回家,浑身上下一个布眼也看不到,泥猴子一般。李宝财不经晒,黑不溜秋的,村里人给他取了个外号叫李黑皮。据阿三说,这家伙学习没得屁本事,坐不住,板凳上有钉子似的;提到玩这家伙是一头的劲,抓鸟掏蛋、逮鱼摸虾,贼精贼精。
李黑皮命苦,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父亲被雷劈死了。当母亲带着李黑皮找到大树下的父亲时,惨不忍睹,浑身都烧焦了,喷雾器和农药瓶散落一旁。三圩镇一位物理老师惋惜不已:缺乏常识,不应该在大树下躲雨啊。小学毕业后,李黑皮作为“油瓶”陪母亲到了安丰,初中毕业后跟在母亲后面开店。没有想到两个昔日的小伙伴在凤城相遇。阿三了解到,李黑皮在安丰开了一家鱼蟹药店,和几个大的养殖户有关系,每个月到凤城进些蟹药鱼药。每次来凤城,常常帮养殖户们带带货,凤城的螃蟹销量很大。后来,李黑皮想,我不会自己干吗?有钱不赚是呆子。现在,凤城的蟹贩子要螃蟹,电话一打,李黑皮就把地道的兴化红膏大蟹送来。
阿三说,这李黑小子,这几年肯定赚了不少,烟一掏,就是红中华的。 上次,阿三把李黑皮带到了巴蜀,翠芳开戒,阿三喝了几两,脸红红的。蛤蟆想吃天鹅肉,阿三居然对秀姑说了声,“做我的婆娘,好吗?”当着李黑皮的面,阿三居然超常发挥。秀姑脸腾地红了,双手捂着,半天没有说话。翠芳对我说,前天阿三好像借了木匠的胆子了,色胆包天。今天,阿三胆子变小了,有些失常。
沉默了一会,阿三又兴奋起来:
“你别不服气,兴化的大螃蟹不比阳澄湖大闸蟹差,膏满脂肥的。现在科学养殖了,放养密度控制得很好,大的一只*两呢。”阿三对我吹着,很是兴奋。俨然是个养殖专家。
“上次,李黑皮就叫我去蟹塘上去玩,没有时间啊。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去!——白茫茫一片,一眼望不到头,好大的水面呢。”阿三见我感兴趣,说得更来劲了。我敬了阿三一杯,有点头重脚轻了。
桌上依旧喊声震天,高潮不断。我的头晕得厉害,想吐,真喝多了。我赶紧告辞,溜了。
第 54 节
春节临近了,凤城的三圩人也准备回家了。“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可不单是三圩人的习惯,全国通用。大年三十前,外出打工的——赚到钱的没有赚到钱的、赚得多的赚得少的,无论离家多么遥远、多么困难,总要想方设法赶回去,和家人吃顿团圆饭,享受下“老婆孩子热炕头”的至高待遇。巴蜀酸菜鱼馆打工的外地人早就蠢蠢欲动、归心似箭了。也难怪,大铺小店,到处唱着刘天王的《恭喜发财》,凤城的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年味。
往年,凤姐的巴蜀酸菜鱼馆一过腊月二十四就会关门歇业,正月十六以后才开张营业。今年情况有点特殊,财神爷对凤姐格外关照眷顾,生意特别好——已经有好几个人到店里预定年夜饭了。凤姐有个同胞姐姐在常州,本来想让凤姐去常州过年,孩子也不要奔来奔去了。但是,凤姐不愿丢下鱼馆,生意怎么能丢呢。凤姐清楚得很,她需要钱。孩子快毕业了,找工作、买房子、找老婆都得花钱,有钱,能不赚嘛,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
鱼馆里的几个厨子都是凤城市区的,话好说,多加点工资让他们坚守岗位,应该没有问题。跑堂?有小四川。这小女孩挺可怜的,一场车祸,让她失去双亲,无奈之下,到凤城来投靠舅舅。舅舅的家境也一般,把她说到巴蜀打工。小四川没有让舅舅失望,很懂事,这孩子挺听话的,干活也麻利,没有闲下的时候。小四川模样俊俏乖巧,白净白净的,凤姐很喜欢他,早把她当成自己的女儿了。凤姐常开玩笑,说:
“你小四川就是巴蜀的一块招牌、我的摇钱树,干脆,做我的儿媳吧?”
小四川没有回答,笑笑。看来没有太大的意见。翠芳现在肯定是凤姐的左膀右臂了,没了她,凤姐的店还真难转得如此从容。翠芳是巴蜀真正的顶梁柱,凤姐不止一次和我说过。翠芳这人有点大大咧咧,做事很干脆,有主张,黑白分明,心眼很好,待人掏心掏肺,从不藏藏掖掖。在店里,凤姐有事常和她商量,可见翠芳在她心中的分量。翠芳是不可能回三圩的,她已经在凤城安家落户了,三圩的风俗,新房子第一年不能空着;再说凤姐是不可能把她回三圩的,店里正是用人时。
秀姑肯定要回去,家里有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要处理,她要和李明福把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