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页)
配,其人口90%以上是哮喘病患者。赞比亚有一个被称为〃驼鸟人〃的部落,由于世世代代都是族内通婚,人人只有两个脚趾,象驼鸟的脚。
虹桥书吧。
第65节:回家乡结婚是场大灾难(3)
目前人类已发现的与遗传相关的疾病多达1。6万种,绝大多数是不治之症,因为目前尚无法用药物来改变致病基因。
通婚圈狭小还导至和加固了错综复杂的裙带关系网。婚嫁多年在本乡、本村进行,或多或少加固了本来就存在的裙带关系。某些村屯,90%以上的农户都是沾亲带故的,这很易滋长宗族势力。一些人利用这一点,或暗中联手,欺行霸市,挤压居少数异姓村民的生存空间;或明火执权,无理取闹,视异姓村民的人权为儿戏。在个别乡镇,连鸡毛蒜皮的小事有时也会引发宗族争端,进而演变成大规模宗族械斗。而在村委会海选中,同宗同族更是成了部分心术不正的人大拉选票的〃杀手锏〃,体现平等、民主的村民自治结果被异化成了某个大姓人的一统天下。在这种情况下,指望少数异姓村民的政治、经济诉求得到合理回应,通常是不可能的。一旦封建宗族势力卷土重来,使党的方针政策难以贯彻,社会风气恶化,给政府行政管理与执法带很大困难,严重干拢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本书开头所说〃达坂城效应〃是种大范围、远距离通婚正面效应,而农村的通婚则是种小范围、近距离的〃反达坂城效应〃即负面效应。而我们一些不合理的政策又强化了〃反达坂城效应〃,户籍制席是个典型。又如,我国在重大工程建设和扶贫开发中,常采用一个村几十户、上百户集中外迁、集中安置的做法,这导致外迁后本村村民仍继续在小范围通婚。所以与其集中外迁、集中安置,不如化整为零,分散外迁、分散安置,通俗地讲就是采用一个村安排一、两户移民的天女散花式安置,这才能确保外迁后拓展通婚圈。
如妇联、共青团等政府组织对城市外来打工妹的婚姻不闻不问,她们中的多数人最终将像那位河南女孩那样被迫回老家相亲结婚,这必将加剧〃反达坂城效应〃,严重制约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
常言道,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可能有的读者在看本书开头的〃达坂城效应〃论述时还持有一定的怀疑态度,那么再看下本节〃反达坂城效应〃的论述,这一正一反的鲜明对比更能使人体会到〃达坂城效应〃的优越性和〃反达坂城效应〃所来的巨大灾难。
←虹←桥书←吧←。
第66节:为外来打工妹集体征婚
(六) 为外来打工妹集体征婚
一般来说,男性青年民工即打工仔都是农村中文化素质最高的,一般多为初中毕业,也有少数高中毕业,如能在城市激烈竟争中站稳脚跟,则是其中的优秀者,但城市女孩一般不会屈尊下嫁给打工仔,打工仔娶打工妹应是主要乃至唯一的选择。从门当户对这种传统择偶模式来看,打工妹嫁给优秀打工仔是种比较理想的结合方式,多数打工妹也认同这一选择。对打工仔来说,他们只能娶打工妹。问题是妇联等政府组织要为城市中这些来自不同地域的打工者提供相识相恋的机会,青岛市妇联在这方面做法值得借鉴。
据2004年2月26日《中国妇女报》报道(席淑君、修江敏:为百名打工妹集团征婚):一场特别的〃打工者相亲联谊会〃在青岛半岛都市大酒店隆重举行,在流光溢彩的多功能厅就坐的姑娘小伙子们初次聚在一起,显得有些羞涩,但歌声、笑声和来自主办者的热情与关怀让这些打工者脸上春意融融。这是青岛市妇联联合当地媒体为外来打工青年特意举办的联谊活动,也是今年实施〃关爱打工妹行动〃系列活动内容之一。
为及时了解外来女务工者在劳动权益、情感等方面的问题,2003年,青岛市妇联对在该市务工的50余万外来女性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发现,这些女性给青岛的发展增添了活力,为美化、建设青岛做出了贡献,形成了城市里新的妇女群体。与此同时,外来务工女性工作压力较大,因业余时间有限,半数以上的女性几乎不参加任何活动,即使参加一些活动,圈子也比较窄,同事、同乡是主要的交往对象,这些制约了打工妹了解社会信息的渠道,找对象尤其成了难题。
2004年,市妇联决定把〃关爱打工妹行动〃作为妇女维权工作的重点之一,作为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创建〃平安青岛〃,弘扬青岛精神的一项具体举措。据悉,这项活动将由关爱婚姻、关爱健康、关爱权益、关爱成长等四个系列行动组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