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页)
有人会问了,怎么那个王文举怎么就不捎个信来呢?一年里不跟张倩女联系,是不是他真的在京城另结新欢了呢?
你别说,事实还真是这样。张倩女在这厢望眼欲穿,王文举他那边是全在温柔乡里。可怜这病中的张倩女每日精神恍惚,日渐削瘦,连张母也为之急得不得了,心里这个后悔啊,早知如此,就先让他们结了婚算了,这样要白白饶上女儿的性命。你说这做父母的在儿女的感情事上,不操心不行,操心过了也不行,也够为难的,这也算是“可怜天下父母心”的一种内涵吧。
8 但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3)
不论张母怎么后悔,倩女的身体却是一天天不行了。这时候突然有人来到张家,说王生来信了。倩女就像霍小玉见到李益最后一面时一样,立即回光返照式地就出来。打开王文举的信一看,信也很短,就一两句,信里说:
“寓都下小婿王文举拜上岳母座前:自到阙下,一举状元及第。待受官之后,文举同小姐一时回家。”
张倩女读了这信,啊呀一声,顿时倒地昏死过去。
我们看这信的内容主要提供了三点信息:一是考上状元了,二是等授了官位就回来,三最关键,也就是张倩女昏死过去的真正原因——王文举要和一位小姐一起回来。
那么这个小姐是不是就是他在京城另结的新欢呢?如果是的话,说明王文举已经不再认他与张倩女的这门婚事,那么他们为什么又要回到张家来呢?而且信的抬头说的还是“小婿王文举拜上岳母座前”,也就是以女婿的身份向张母说的话。也就是说这王文举并没有悔亲。那么是不是在外面先娶了小妾了?或者娶了别人回来又娶倩女做小妾,这说不通啊,因为在古代指腹为婚的婚姻,那就是正娶的妻啊。
你看,我们在这里盘算,可以看出这个事情里面还是有很多疑点的,所以不能急着就下判断。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啊,张倩女她可是“当局者”,读完了信,她眼里只看到了那一句“文举同小姐一时回家”,这正是她早晚担忧的事情,如今果然发生,这种打击太直接了,而且对张倩女来说也是太关键了,于是她根本来不及思考,就因此而一命呜呼了。
张倩女就这么死了,等王文举回来的时候,再也见不到那个垂泪哀怨的张倩女了,见到的就只有床上倩女含怨而死的尸体。我们说见到了倩女的尸体,王文举会不会后悔呢?他会不会像唐朝的崔护一样抱着绛娘的尸体大哭,从而又把倩女给哭活呢?
事实上王文举既没有大哭,也没有懊悔,他只是表现得很诧异。王文举跟丈母娘和梅香说,你们搞错了吧,倩女明明跟我一起从京城里回家来的,怎么会在家中病死了呢?
大家一听,都不说话了,为什么呢?因为都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如果王文举说的实情,那么那个跟他一起从京城里回来的那个张倩女,毫无疑问,可能就是个鬼魂而已。所以张母当时就提出了这个看法。
可也不对啊,按照当时人对鬼魂的理解,肉身死了才会有灵魂出窍的事儿,这边张倩女虽然病病怏怏的,但也没死啊,那边王文举怎么会与倩女的鬼魂生活了一年了呢?难不成是什么女鬼装成了张倩女的样子来迷惑王文举。
于是王文举回头来找那位跟他从京城一起回来的“小姐”,只见她走进张倩女的房间里,一下子就不见了。
原来,这位跟王文举从京城一起回来的“小姐”还真的就是张倩女的灵魂。她在一年前王文举离开的当天,就离开了自己的肉身,追随王文举进京赶考去了。
在一年前送别的那个夜晚,张倩女的灵魂在一条渡口边追上了正在船中休息的王文举。两个人相见后,自有一番对答。
在张倩女表明要跟着王文举一路进京赴考时,王文举认为这是很荒唐的事儿,古代有武将带着老婆去打仗的,可哪有文人带着老婆去赶考的呢?所以当时王文举就说倩女胡闹,就明确要赶着倩女回家去。可见,王文举的态度还是很鲜明的,那么在讲究“三从四德”的古代社会,张倩女又是怎么跟定了王文举一路到京城去的呢?
张倩女先是说了对二人婚姻状态的担心。因为母亲嫌贫爱富,让我喊你作“哥哥”,虽然这是违背我的意愿的,母亲也许诺你若是得官,婚事还是照旧的,但我不放心,这事一旦节外生枝,我女孩儿家的幸福可就给毁了,所以我要跟着你走。
这时候王文举的回答则是:“古人云‘聘则为妻,奔则为妾。’老夫人许了亲事,待小生得官,回来谐两姓之好,却不名正言顺。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