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2/4 页)
布满鱼尾纹的眼睛,从上到下,又从下到上地打量着医生,当他看见医生的裤腿上还留着血迹时,就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了,他失声惊呼:“血!你……”随即“嗤”地一声撕下一块衣襟,跪在地上,要为徐医生包伤。徐医生急忙阻拦,两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艾比的泪水夺眶而出,扑簌簌地滴落在徐医生的手上,他仰起那老泪纵横的脸,凝望着医生,徐医生含着微笑频频点头示谢,哈力把马牵了过来,艾比争着要给医生牵马。
徐医生已经跨上马背了,扎依得急匆匆地赶到马前,双手捧起一块宝石,十分敬重地献给徐医生:“收下吧!好医生。这是达扎送给努尔巴拉的,我们把它献给共产党、毛主席派来的地质队,献给我们牧民的知心人。”
第十一章 大义凛然(5)
徐晓虹接过宝石,深情地致谢后,顺手转给海尔汗。海尔汗接在手里,见那宝石在初露的朝霞映照下光芒四射。禁不住欣喜地再次致谢:“谢谢你,大婶,这就是我们正在寻找的一种宝石!”
这时,巴什江和加丽亚突然从人群中挤了过来,冲到徐晓虹和海尔汗的马前报告:“我们知道这宝石藏在哪儿!”
第十二章 分道扬镳(1)
雨过天晴,绒毯似的草场,被雨水冲刷得洁净如洗;绿得耀眼的牧草,散发出迷人的馨香。艳得诱人的野花,竞相开放。一尘不染的蓝天,衬托出葱茏的山岭,缥缈无定的薄雾,游动在郁郁葱葱的丛林间,大青山风光绮丽,山色清新。
徐晓虹、海尔汗回到营地后,也顾不上休息,立刻把那块宝石交给了队领导。闪光的宝石,从高扬传给刘明,再传到在场的其他地质队员手里,当即引起了不同的反应:江涛认真审视后,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余秋萍接过后却露出无足轻重的表情,淡淡地说道:“质地不错,但它对我们找矿能有多大意义呢?”
海尔汗当即回应:“有意义,因为它产自我们大青山。”
“大青山矿产资源丰富,谁不知道?”余秋萍把宝石还给徐晓虹,“留作纪念吧,单凭一块哑巴石头,说明不了具体问题。”
徐晓虹接过宝石十分珍爱地看了看,又递给江涛,并寄予一线希望:“但愿它能提供一点线索。”
两天后,一个大清早,巴什江和加丽亚来到营地,随即跟着江涛、海尔汗和一些地质工作队员们一道出发了。高扬也满有兴致地跟了去。
余秋萍望着远去的人群,心里暗自发笑,她朝着附近的刘明和哈尔甫说:“看他们那高兴劲儿!”
按刘明的心意当然也希望能找到矿:“要能找到矿,高兴高兴有啥不好?”
余秋萍揶揄道:“两个小孩要能找到矿,还要我们地质队员干啥?”
哈尔甫忍不住模仿队长的语调插了嘴:“让他们上山去逛逛有啥不好?”
巴什江和加丽亚活像两匹撒欢的小马驹,一直冲在大家的前头。他们连蹦带跳,一路小跑,顺着山间小道,直向大山上跑去。他们去的方向正是现在正在评价,但因地形复杂,地表覆盖太厚而进展缓慢的16号岩脉,所以引起江涛和海尔汗等人的注意。
16号岩脉,在一片浓荫密布的大山坡上,是江涛在一次踏勘时发现的。最初虽然只见到一片面积不大的露头,但由于矿化很好,所以引起了他的注意。经过进一步搜索,又接二连三地找到另外几处露头,他的兴趣也就越来越浓。在掌握了一定的地质资料之后,他大胆地设想:它可能是一条产状特殊的矿脉,虽然大面积被浓密的林木和深厚的土层覆盖,但据推测,那些已知的露头,应是一条大矿脉的断续出露。
余秋萍闻讯后,也曾多次到现场察看。但只见各处露头之间,被密密匝匝的森林和又深又乱的杂草盖得严严实实,她看来看去始终看不出那些露头之间有什么明显的内在联系,而江涛提出的种种见解又都说服不了她。她翻阅了手边的书籍,在国内外的资料上也见不到类似的矿脉,所以不仅公开指责江涛的设想是“标新立异,异想天开”,甚至认为江涛有些“哗众取宠,表现自己”。
当时,双方对16号岩脉的看法意见对立:江涛满怀希望地建议进一步开展工作,以期有所发现;余秋萍则认为依据不足,希望很小,不值得耗费时间和大量人力物力。双方看法分歧,各执己见,相持不下,而余秋萍又一再在刘明面前吹冷风,所以刘队长才决定让他们分道扬镳,改派她另组一个普查组进行外围踏勘,余下的人员投入16号岩脉的普查评价。
余秋萍甩开了16号岩脉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