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页)
咋舌。
园内未搭戏台,为了达到游园散心的效果,廉府将装饰用的红灯笼一直架进了二进深的花园中。将这沿途之景重新粉饰装扮,形成了一步一景的“移动戏台”,既可时时互动,又能增添不少灵动性,极具新意。
廉夫人程凤昔全程笑脸相陪,陪到最后进了一座空阔的园子,不知为何脸就拉垮了下来。没有再继续跟着了,而是派了一名老姑姑作陪,随时讲解。
“岳母这是怎么了?”殷世煊不知这里曾是廉幽谷犯案之处,只见得程凤昔脸上却是再装不下去,遂随口问了这么一句。
廉昌丰干巴巴笑了两声,算是敷衍过去,“大女儿身子不好,估计是去看药了。”
“大女儿?是廉香玉廉大小姐吧?”
廉昌丰毫不迟疑地答道:“是啊,身子骨差了。说了不怕殿下笑话,前阵子被夫家退了婚,哭了一日就落病了,内人正为此事发愁呢。”
殷世煊锐利的目光飞闪即没,装作不知情道:“难怪不见廉大小姐,原来是卧病了。”
“香玉素来爱热闹爱看戏,今天请来的是淮南戏班子,若非卧病,肯定是拦不住要出来看看的。”
殷世煊“噢”了一声,余光瞟到了一旁戏痴般的廉幽谷。想到了什么,便疑余问道:“岳父大人也看小戏种?”
“老夫年轻时候在怀南待过不少日子,这小戏种也是从别处听来的,还算有趣。”说罢竟真学着伶人小唱了两段。
“北有金雕玉铭碑,南有怀南上河图。”殷世煊感慨着,旋即由眼前“游园唱戏”一景,联想到了大家顾望烟的名作——《怀南上河图》,“都说怀南虽小,文人风气却堪称一流。听闻有人将怀南诗书礼乐繁荣之景绘制于一副四米之长的卷轴上,其中游人穿梭的代入手法正和岳父大人这里游园听戏有几分相像呢。”
“哈哈哈……”廉昌丰正襟走得好好的,忽然捋起短须连笑三声。三声过后,脸上的褶子是越发深刻,稍显得意,“殿下说得不错,这游园听戏的法子正是从《怀南上河图》上照搬下来的。”
“哦?”殷世煊很和时宜地帮腔起来,“一直听说,这幅画自顾望烟辞世后,就下落不明,不知所踪了。世人从未见过它的拓本,据说此画的真迹被前朝万福大监带出了南海,之后连画上的内容都是靠人口口相传的。听岳父大人这么说,难不成,岳父大人知道这副画?”
廉昌丰为太子殿下一口一个“岳父大人”的称唤乐开了花,手指间象征性地回了礼,之后笑眯眯地跟他说:“万福大监的事是讹传,老夫有幸,不仅见过此画,而且昨天就看过。太子殿下要是感兴趣,可以在得空的时候随老夫去书房一窥真迹。”
话到这里,于情于理,殷世煊应该是没有心思在继续看戏了。所以他忙顺着廉相的话道了一句:“不如就现在?”把廉昌丰的得意之色一时捧到了天际,很快就进入了二人应有的角色中。
“既然殿下想看,老夫自当慷慨。这边请。”应着殷世煊的反应,廉昌丰也十分豪爽地解囊相待。带着客人从园子半路抄近道前往书房,随行只带了两名家丁。至于剩下的游园活动大数交给了廉书豪张罗,临去时只交代务必要陪好太子妃。
至于书房中是否有《怀南上河图》这副画,又是否真的为顾望烟亲笔所画,连廉府在内的家眷是根本不知情况的。他们唯一知道的是:就从这副画上体现出来的结果看,国相大人与当今太子殿下的翁婿关系真是好到不一般啊!
~
对于这个提前离场的结果,唯一感到不开心的是一路看戏看得入迷的廉幽谷。
没有了殷世煊的陪伴,做什么都是无趣。廉幽谷来回将这大小七段戏看了不下三遍,接下来,也没有什么值得她再看的了。于是和一班子婢女回了春晖阁。
适逢肚子饿得不可开交,回到春晖阁后的廉幽谷,第一件事就是将袖筒里保存的鸭蛋剥来吃了。吃完后仍然觉得不够挨到天明,就想到将那只果子切了吃掉。
翡翠拧着盛有洗澡水的木桶回来,见到所有人都围着太子妃,好奇地凑过去时,就刚巧见到廉幽谷举刀下地的一幕。
“娘娘。”翡翠很小心的打断廉幽谷手上的动作,指着大家伙围着的果子道:“这个不能吃吧?”
几个小婢女撑着下巴,也为难地点头道:“是呀,娘娘,我听大人说这个是蛇果。”
“就是用来驱蛇的蛇果。”
“是不能吃的。”
几个婢女一人接一句,说完后,不约而同对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