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部分(第3/4 页)
到底该怎么采访赵志云。唯一让她感到美中不足的是,由于她的地位实在是太微小了,实际上获利最大的,却是她的顶头上司安亿如。不过,这是游戏规则,马仪芬深谙此中奥秘,只能是欣然接受。
兴奋之后,还是要做正经事,马仪芬开始盘算着,如何从赵志云的身上套取更多的新闻。
此刻在大厦内,与赵志云会晤的,却不是无限内部的员工,而是陈金羽带队的国内武林好手。早在一周前,他们就假道香港,以华侨的身份,秘密地潜入到了台湾,担当起国家党政要保护神地角色。
可惜,这一周来,到处都是风平浪静,并没有意想中的那种腥风血雨的场面出现,就在他们不耐烦的时候,赵志云终于出现了,而且还带了敌人最新的情报。
于是,针对美国“自由战士”的天罗地网,随即布了下来。
当赵志云再次出现在101大厦顶层机场的时候,马仪芬笑颜如花地迎了上去。接下来的行程,就该是她表现的时间了。
再看看外界的反应。
赵志云此次的台湾之行,将会公开透明地接受媒体的采访,这让台湾媒体大呼不可思议,而且这还是在机场临时指定某电视台记者全程跟踪采访,这就更让人心生遐想了。新闻是时效性的,因此,就在TWB新闻台大张旗鼓地关注关于赵志云全程访台的“独家”新闻的时候,其余的媒体都纷纷把目光放在了另外的焦点身上,而这正是他们刻意制造出来的焦点。
“马仪芬会成为另一个默多克夫人吗?”
“赵志云对马仪芬一见钟情?”
“跳上枝头做凤凰?谈马仪芬丑小鸭身份的变化!”
关于赵志云在机场钦点马仪芬为全程记者的花边新闻,一下子炮制出炉,林林总总,居然有上百个之多。没有新闻可以用图片或者说是现场的录像片断来说话嘛,稍微有点能力的,还可以充分地发挥想像,要知道任何丝微的新闻细节,都能让新闻人自由进行渲染。
正坐在直升飞机上,和马仪芬闲聊着自己一些经历与个人喜好的赵志云,哪里会知道,此时台湾地媒体早已经是硝烟弥漫了,民众无论是打开电视,还是看报,都可以享受到充满“色、香、味”的“赵志云大餐”,大呼过瘾。
随后在台北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在举行地两岸经济交流论坛,气氛是轻松异常。
在这次交流中,原本一些中小型企业的代表是想以抗议的方式来表达对“无限”发展集团在台湾迅速扩充资本的不满,但在看到其他大型集团那副献媚的嘴脸时,不由又退缩了。这个时候,“无限”的商业触脚已经遍及了宝岛的每一个地方,如果不顺应潮流,那么他们的生活生存空间,将会被进一步吞食。
现场除了马仪芬外,并没有其他的记者进入采访。但是在展览中心外,却仍然有为数不非的记者在蹲候守点。不愧是媒体人,敬业精神的确值得赞佩,他们采访不了当事的新闻人物,他们就采访在会展中心工作的员工,不管是清洁工、保为人员,还是随同那些商界人士造访的工作人员,都无一例外地受到了他们的新闻轰炸。
会议的举行时间,被意外地延长了。会议刚开始半个小时之后,就有几家相对著名的中型企业的代表人物拂袖而去,打乱了经济论坛组委会的预先安排。
这些人物的离开,更是刺激了媒体的神经,无数的“疑似”新闻层出不穷。
所有搞新闻的,都会用上这么一套说词,那就是“疑似”,对不确定的东西,他们用这个来发表,不仅可以做到第一时间抓到新闻,还可以对新闻产生的后果进行推委——我们不是用的不是“疑似”吗?为什么要找我们的麻烦。
仅仅是这个“疑似”,就可以供传媒界充分发挥。而拥有便利的新闻台,更是抓住这个机会,不间断地播出有关这次经济论坛的相关报道。
要知道“无限”的每一步动作,都揪着民众的心啊。一旦经济上有什么大的变动,受到影响的将会是整个台湾经济,不慎重对待可不行。
马仪芬一边看着与会者的唇枪舌战,一边指挥着摄像师,采集着会场的新闻。在这个时候,她的大脑除了兴奋外,那就是“独家报道”——在她脑里,始终盘桓着这样一个词汇。
会议接着进行。
刚才离开的商界代表,虽然是对这次两岸经济合作论坛会议是有一些影响,但并没有到影响大局的地步,毕竟这些企业在台湾的整体经济中占有的比重实在是太少了。
说实话,刚开始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台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