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2/4 页)
章,十几万字,主角还是一个五岁的孩童,例如主角其实没什么特丰富的情节。
这很不符合主流商业小说的写法,可是等我觉察的时候,已经改不过来了。
我的文笔不算好,第一卷,自己看看,也能看出种种不满的。
只是毕竟是自己的孩子嘛,也不愿意说出太刻薄的话来,相信写过书的人都能体会。
第一卷其实主要讲了一件事,杀宗师!楚皇杀萧布衣!
我在这里面加入了对天下形势和主角身世的介绍。
我本来想通过这一卷来表现主角重生之后,从与这世界的格格不入,然后到冷眼旁观,再到真正融入这样一个心理变化的过程,可是也许能力不及,感觉这点上做的不好。
最后再说说萧布衣这个人。
因为是新人,人物刻画方面不擅长。
也不知道我有没有写出我想要的那种效果。
我其实想写的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藐视权贵,但却有救济天下的伟大理想,并为之付出努力,直到付出生命。
本来我开始的设想是一开场,他就已经死掉了的,然后通过别人的对话和描述来写一个很伟大的人。
但是想想杀宗师这一段,自己都热血沸腾,禁不住诱惑,所以终于还是写了出来。
写了之后,才发现这样有很多问题。
虽然我有意的在战斗方面夹入了些玄幻的写法,想让场面变得更有趣点,但是第一卷几大宗师的战斗场面一出,这个高潮就太高了。
想想以后诸卷可能要出现的种种打斗,那实在是很头疼啊。
也不多废话了。
第二卷,我会有所进步的。
第二卷,谁在京都杀四方,等待您的关注!
最后,求收藏,求红票,各种求!
鞠躬拜谢!
第二卷:谁在京都杀四方
第一章 鹰堂的警兆
第一章鹰堂的警兆
冬去春来又一年,转眼间已经到了宣德十七年。
临城作为清临省最大的城市,最繁华的所在,早已跟宣德五年的景象大大不同。多了无数高楼,街上行走的楚国人民,也大多都穿着光鲜,虽不是个个都绫罗绸缎,但比起十年前,许多贫苦百姓只有破布遮身的状况,好了很多。
许多异地而行的客商,每次回到临城都对临城的日新月异的变化赞不绝口,感慨不已。
临城最豪华的地段蓬莱酒楼早已拆了重建,由原来的两层变成了现在的三层。凤楼的占地面积也扩展向周边,早吞没了周围以前的无数小商铺。
张姓屠夫的肉店早已变成姓李的裁缝店。
杏花村的作坊如今成了买胭脂水粉的地方。
……
。。…。
如此种种的变化,多不胜数。
也许只有上天才能准确的统计处临城这些年究竟有那些变化,哪怕即使是清临郡守府的地方志和舆情录里也不可能记录下临城的所有变化。
世间万物,各有独特的运行规律。在临城的诸多变化中,当然也有数十年中始终不变的。
比如蓬莱酒楼和凤楼。比如临城最雄伟最壮观的总督府。
蓬莱酒楼和凤楼依旧是临城无数有钱人最喜欢光顾的地方。而且这些年,哪怕是普通百姓,手里也攒了几个余钱,遇到红白喜事,也有了去蓬莱酒楼吃一顿席面的底气。而晚上的凤楼,则更是灯火辉煌,欢笑歌唱之声传遍整条街。
总督府依旧是那个楚家总督府。虽然说,楚皇自宣德七年正式,在地方推行文武分治,在清临担任总督的楚天伦再不像以前那样统文御武,而是将清临的治权交给了朝廷派下的郡守。
但楚天伦却依旧是北疆数十万大军的统领,是楚皇陛下最信任的重臣,负责北疆一切对北齐的军务。清临大大小小的官员,却依旧没有谁敢对楚总督有所怠慢。
尤其是自宣德十五年后,楚国与北齐的边境也不似之前十年那么的和平,边境摩擦时有发生。因此,在临城诸文武的心里,楚总督依旧是过去清临的守护神。
至于普通的百姓,根本不可能理解楚总督这种权利上的细微变化,对于他们来说,当遇到什么难以解决的事,年长的没读过书的人,依旧会选择向楚府求助,因为他们相信镇守清临十几年之久的楚总督永远是最信赖的人。
二月初八,晴。
楚府之内,鹰堂。
鹰堂依旧是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