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被迫谋反(第3/3 页)
当便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气冲冲地开口道:“魏公,方才所发生之事,属下已然尽收眼底。那些个狗仗人势的奴才们,当真如恶犬一般,只会狗眼看人低!”
听到这话,李密不禁长叹一口气,满脸尽是无奈与苦涩,轻声回应道:“唉,伯当啊,如今咱们可是人在这屋檐之下,不得不低头呀!”言罢,他微微仰头望向天空,似是要将满心的愁绪都诉之于这片广袤无垠的苍穹。
然而,王伯当显然并不甘心就这样善罢甘休。只见他紧紧地握住那根缰绳,仿佛将全身的力量都倾注其中一般。他的双目瞪得浑圆,眼中燃烧着熊熊怒火,满脸义愤填膺之色,继续慷慨激昂地说道:“魏公啊!以您如此卓越非凡的雄才大略,又何必像现在这般忍气吞声,心甘情愿地屈居在他人之下呢?遥想当年,咱们的瓦岗寨是何等的威风凛凛,声名远扬!那时,无数的英雄豪杰听闻咱们的名号后,纷纷慕名前来投靠。可如今呢?虽然已有不少兄弟返回了山东老家,但只要您能振臂高呼一声,下达召集令,那些曾经与我们并肩作战的兄弟们必定会毫不犹豫地再次追随在您的身旁,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说话之间,王伯当那张坚毅的脸庞上,流露出对往昔那段峥嵘岁月的深深怀念之情。同时,他的眼神中也闪烁着对未来能够重振旗鼓、东山再起的热切渴望之光。
而此时的李密,则陷入了沉思之中。他暗自思忖着,王伯当至今仍对自己忠心耿耿,毫无二心;徐世绩也是把黎阳仓以自己李密的名义当作投名状交给大唐的,就连程知节和秦琼这两位猛将,也是自己亲自写信邀请他们前来归附大唐的。由此可见,像这样愿意死心塌地跟随自己的兄弟,在外面想必还有许多。想到此处,李密不禁觉得自己仍然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于是,他重重地点了点头,表示赞同王伯当所言,并开口说道:“没错!天授不予反受其咎!咱们的确不应再寄人篱下,受人摆布了。”此刻的李密,心中已然开始盘算着该寻找一个怎样合适的借口,才能顺利地离开李唐王朝。
:()威凤赋之李世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