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部分(第3/4 页)
!”
“若我没有猜错,恐怕很快沈宝新跟金庸两人就会碰头,彼此都知道了我们在联系对方了!”
话说完,他就看向了一旁的宋念辉,问道:“你那边的情况如何,拿到了多少股份了?”
这句话一问出来,顿时让旁边的陈强一愣。他虽然知道宋念辉是他的心腹,寻常林孝智的很多事情都是让他来做,可具体情况他是不清楚的。毕竟他一开始是李国兴安插在林孝智身边的人,也是今年新亚跟美亚合并之后,林孝智看他一直‘老实本分’,才把他吸纳为自己的心腹,亲疏上自然比不得他的老班人马。
宋念辉推了推眼镜,看着林孝智的眼神中尽是佩服色,回答说:“过去一周里我已经运作从证券市场上收购了约2300万股东方报业的股份,占东方报业集团13。66%的股份,共花去了一亿两千三百万港币。星岛报业那边由于机构投资者比较多,所以我只收到了1900多万股,约占总股份的6%,用去了九千四百多万港币。明报那边则要少一些,只拿到了900万股,约为明报报业集团4。2%的股份,共用去了两千三百五十二万。”
迎着林孝智的目光,他耸了耸肩:“没办法再多了,虽说我已经吩咐下去动用了上百个账号分散收购,尽量不使三家察觉到。但股市里的真正大鳄们怕是已经察觉到了什么,也有一些人跟着吸纳了一些股份,抬高了股价,增加了我们的收购难度。明报那边最麻烦,他们远不如东方报业跟星岛报业,在证券市场里有四五成之多的股份流通,据我所知年初明报上市时,查良庸跟沈宝新也只凑出了25%的股份当做流通股,刨除去一部分机构手中的股份外,我们差不多已经把市面上在流通的一半明报报业集团的股份都吃下来了!”
港交所规定,上市公司至少除非特殊情况,否则至少要保证有25%的股份在自由市场流通。一些上市的家族企业跟一些权力欲很重的企业,一半都是踩着点放出25%左右的股份,明报就是这种情况。否则林孝智也不会直接杀上门去,让陈强再联系两个手上握有重股的创始人了。
陈强闻言眼睛瞪得老大,心中也是吃了一惊。
他是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老板竟然来真的,玩了一把注定会让整个香港为之震动的大手笔。
就是如他这种林孝智的心腹,也没有想到自己的老板,在收购了亚视之后,又盯上了香港几大传媒巨头。他名下已经拥有了成报报业集团,却依旧马不停蹄的入股《星岛日报》、觊觎明报报业集团,甚至连在香港昔日的传媒霸主……星岛报业集团跟如今蛮横地不可一世的东方报业集团,都成了他的盘中餐、板上肉,林孝智的野心跟魄力,令他也是为之心跳,佩服的不行。
只是他心中也有疑惑,如果只是为了报复东方报业、明报还有星岛报业集团前段时间对他的抹黑,用得着费尽这么大的财力,只为了去争一口气吗?
想到自他加入新亚以来,公司管理上林孝智虽然给予了管理层充分的放权,但涉及到战略上的安排,他从来都是亲自把关,一直表现的算无遗策,才能让新亚只用去了不到四年时间就变成了寰亚这家市值超百亿的大型集团。由此可见老板的智慧,自然不可能为了一些小事大动干戈!
同时发动对三大报业集团的收购,这里面怕是没那么简单!
确实没有那么简单!
1984年1月5日,香港电视有限公司(tvb)上市,仅用去一年时间它便跻身香港恒生指数成分股,风光一时无两。
然而,就在这种背景下,香港赫赫有名的传媒巨头……tvb掌门人邵一夫却跟身边人说了这么一句话,“想通过经营电视台赚大钱,在香港真的很困难。去年tvb总营业额19。75亿港币,税前盈余5。64亿,交了税后只剩下不到4亿利润,只比制造业的平均收益略高。比之金融、地产等行业远远不如,但仍吸引大量投资者投资我们的最大原因,是掌控传媒的其他优势。”
他认为,“做其他生意或许会更赚钱,但所受到的尊重,很难与做传媒相比。而在一众传媒之中,又以电视台最受尊重。即便一家收视不佳的电视台,影响力也高过其他传媒。做电视台老板,名字很快便会街知巷闻,一举一动也更易受社会各界关注,与政、商各界的关系也更为密切。”
的确,在香港免费电视台始终是涵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传媒平台,谁能在这里分一杯羹,其地位便不可同日而语。
后世的数据显示,1997年回归之后的香港,综观全香港绝大部分主流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