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第2/4 页)
呼声,但有皇帝那句“你心里不必有疑虑,有任何难处都可及时禀报朕”的定心丸,他也就不把那些放在心上,尤其认真的办差。因为他和康熙都清楚,只有拿出实绩来才能正真堵上悠悠众口。
李光地先是派人发下珦银,取信于民,二是即按照简枫去主意召集说书人和代写书信的人,他们按照李光地所说,不停地宣传,说明了修建永定河水利工程功在国家,利泽百姓,从而调动了民工的积极性。最终原定一年完成的工程,仍四十天就竣工了。
竣工后,康熙又亲自巡视工程,为表彰李光地的功绩,特颁赐诗、字,并御书“夙志澄清”匾额。
而这四十天里,宫里也发生了件事儿。
那日,他们回宫后不久,小十七就出了天花,简枫自然自动请缨照顾他,为了避痘,也为了小十七能得到妥善照顾,康熙颁旨,让十七阿哥胤礼与女官简枫避痘离宫,前往畅春园调养。
这四十天,简枫就和小十七搬出了皇宫,来到了畅春园。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也是到目前为止,在世界范围被人类消灭的第一个传染病。
早在晋代时,著名药学家道家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已有记载,他说:“比岁有病时行,仍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疮,皆戴白浆,随决随生”,“剧者多死”。同时他对“天花”的起源进行了追溯。指出:此病起自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书中还说:“永徽四年,此疮从西流东,遍及海中”。
清代医家俞茂鲲在《痘科金镜赋集解》中说得很明确:“种痘法起于明隆庆年间宁国府太平县,姓氏失考,得之异人丹徒之家,由此蔓延天下,至今种花者,宁国人居多”。这说明自十六世纪以来,我国已逐步推广人痘接种术,而且世代相传,师承相授。
清初医家张璐在《医通》中综述了痘浆、旱苗、痘衣等多种预防接种方法。其具体方法是:用棉花醮取痘疮浆液塞入接种儿童鼻孔中,或将痘痂研细,用银管吹入儿鼻内;或将患痘儿的内衣脱下,着于健康儿身上,使之感染。通过如上方法使之产生抗体来预防天花。
康熙二十一年时,康熙皇帝曾下令各地种痘。据康熙的《庭训格言》写道:“训曰:国初人多畏出痘,至朕得种痘方,诸子女及尔等子女,皆以种痘得无恙。今边外四十九旗及喀尔喀诸藩,俱命种痘;凡所种皆得善愈。尝记初种时,年老人尚以为怪,联坚意为之,遂全此千万人之生者,岂偶然耶?”可见当时种痘术已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这么多的记载表明,小十七早就应该种过痘,而不应该再染天花。
可惜世事皆有意外,大概是因为事过境迁,离这道诏书将近20年过去了,种痘一事没有被充分重视,或许是偏偏把小十七给忽略掉了,不论原因是什么,总之,小十七还没有被种豆。
想到此事,康熙也懊恼不已,自己曾是此病的受害者,又怎会把自己的儿子给忽略掉了。于是经此一突发事件,他再次颁召:泛出生婴儿就必须种豆,且得报县衙登记。
十七走后,他就让人把乾清宫进行了消毒,另外宫里未种豆者一律得接痘。
他虽然不希望简枫离开自己,但他更清楚生病时的凄凉,想到十七与简枫的感情,又何况简枫是医者,遂同意了简枫的请求——准她带小十七避痘离宫。
小十七发病很急,多以头痛、背痛、高热不退,还伴有呕吐、便秘、失眠、惊厥。发病4天后,他的额部、面颊、腕、臂、躯干和下肢出现皮疹。开始为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2天后丘疹变为疱疹,以后疱疹转为脓疱疹。脓疱疹形成后3天,逐渐干缩结成厚痂,大约一个月后痂皮开始脱落。
一般痂皮脱落都会遗留下疤痕,俗称“麻斑”,庆幸的是小家伙的脸上没有任何疤痕,只有手臂和大腿上各留下了两个,但也不大。
不过,看着他在这个过程中的痛苦不已,简枫恨不得用现代技术去提取康熙的血清抗体植入小十七的体内,让他瞬间康复!
但苦于在这个落后的时代,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用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常识和所学的医术和病魔进行抵御。
另外,在照顾他期间,简枫给自己和照顾他的嬷嬷和丫鬟都种了痘,以防万一。
还有就是,对小十七进行严格隔离。
可是,让这么个活蹦乱跳的家伙呆在一个屋子里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而他的衣、被、用具、排泄物、分泌物等要彻底消毒。对他除了让他服药,重点是预防他发生并发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