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页)
自序
小时候在穷苦的农村生活,家里除了房顶上悬挂的电灯泡没有任何电器,也没有什么可以读的书。但年少且渴求知识的我,有一件视为最大乐趣的重大学习任务。那就是每天中午12点的时候,悄悄躲在邻居家的墙后面,偷听他家的“小喇叭”(在我们老家农村,收音机被称做“小喇叭”,以区别于生产队里用于广播的“大喇叭”),每天都准时听刘兰芳先生播讲的《岳飞传》。在那个时期,这是我每天学习之余最重要的东西。
我们的村子很小,大约一百户人家。我们的学校实际上就是一个地主家的正房的西侧两间,东侧的两间是教师的办公室以及卧室,教师和校长就是同一个人,我们一年级和二年级在一起上课(后来从教育工作者口中得知,这种授课方式叫“复式班”),到了三年级就要到邻近村子里面的小学上课。拜物质条件的限制所赐,我在一年级的时候就把二年级的学习内容全部学会了,可见在当时还是个先知先觉的人物。
说着说着就跑题了。在那一年多“凿壁偷音”的日子里,年幼的我把整个《岳飞传》的内容听得是烂熟于胸、倒背如流,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其他的东西可以分神,经常在晚上睡觉的时候还在琢磨中午听来的评书。《岳飞传》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令人心驰神往,可以说“在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爱国主义的种子”。
但由于当时年幼的我地理历史知识还比较贫乏,对于评书中所提及的金国在哪里,模模糊糊没有任何实际的概念,只是出于大环境下对“苏修”的愤恨,想当然地认为是靠近苏联或蒙古的什么地方。直到某一天,大约在四年级的时候,也是因为没有书可以读,我看姐姐班里发下来的历史书,看到其中宋金战争的段落。
蓦然发现,我所在的北京的郊区竟然在那时是金人,也就是宋朝的敌人的附属地,于是痴想,如果当时我也在世的话,肯定也是入侵宋朝的“金狗”,那我怎么就沦落到和《岳飞传》中的坏蛋粘罕、金兀术为伍的地步了?想到这里,眼泪差点夺眶而出,郁闷的心情延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但也就是因为这个意外的发现,我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对于宋朝和金国的历史会加倍留心,在这个方面也逐渐有了一些心得体会,希望通过这本书与大家共同分享。
关于靖康国殇,后世史书中有很多记载。伟大的汉民族英雄岳飞那句著名的“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每每激励着爱国者的满腔热忱。就是在近千年后,金庸提笔写《射雕英雄传》时,也特别将“靖康”二字分别给了杰出青年代表郭靖郭大侠和失足青年典型杨康小王爷。看罢此书,“七○八○”后们无不奋发斗志而且旗帜鲜明地站在郭大侠的身边,沉吟侠之大者国家之沉痛。
对于当时的宋朝普通老百姓来说,接连两个皇帝先后成为异族的俘虏,并且还苟且偷生,百姓们享受了一百多年的丰富文明和富庶生活自此终结。都说“由奢入俭难”,这种事情当然是很难让天下人接受的。可以这么说,靖康之耻是宋朝人心中迟迟无法治愈的伤痛。
后人出于对北宋时期高度发达的物质以及精神文明的景仰,对于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均达到当时最高的水平,但是又被人口极少、文化落后的少数民族政权摧毁的封建王朝难免要细细考究。
但古往今来,大凡写书的人都不愿意写没落王朝的历史,因为这些没落王朝留下的多是千古骂名或惊天遗憾,无论作者写来还是读者看来都使人心烦气躁,不可能得到一般意义上“皆大欢喜”的效果。不过,写没落王朝的故事也极具现实意义,至少可以警醒当代人汲取历史教训,以史为鉴,避免重蹈覆辙。
小帅试图通过在那段时间发生在双方焦点人物身上的点滴记录,带大家时尚地穿越一把,体验北宋历史中那段淡漠血色书就的过往。
兴起之时,小帅挥笔作歪诗一首,是为引:
繁花似锦过轻云,
国强还须有强军;
时危俊彦无良策,
雄心小帅谱奇文。
第 一 回 生女真崛起黑白水 腐辽国溃败失五京(1)
小帅有云: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女真人就是在重重压迫之下崛起的。
金国是女真人建立起来的。女真人居住在长白山和黑龙江流域,早在战国时期,就见于历史记载,译名叫做“肃慎”,当时处于使用石器的时代。契丹族建立辽国以后,女真族处在辽国的统治之下,在文献上确立了“女真”的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