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渝川细雨(第1/4 页)
“王庆家的,我看你家阿囡是回不来咯!倒不如当时就跟了我,我肯定好好疼她的!”男人带着三分惋惜,三分嘲弄,四份怜悯说道,声音高亢而粗哑。他头上飘着几撮营养不良的黄毛,瘦高得像根竹竿,穿一身粗麻做的短褐,袖子裤腿上打着五颜六色的补丁,身上背着个草编的篓子,满身都被雨水打湿。他打算去山里碰碰运气,也许能抓到一两只迷路的野兔,或者更走运些,遇上灵芝什么的。
渝川的春雨总是下个不停。春日里高山雪融,溪河涨汛,更兼细雨绵绵,整个村子都湿漉漉的。
王庆家的女儿不过十三岁,发育得很好,村里的男人都惦记着。要不是家中已无米下锅,她母亲宁愿将她许给村东头的鳏夫,也决计不会让她在这样的天气到河边去的。
王庆家的女人坐在草盖底下织布。听到男人的话,她已经不太看得清东西的眼睛突然有了神色,抄起剪刀就往男人身上甩去:“你个小娘养个混账王八蛋!滚!滚得越远越好!”
男人叫骂着踩着烂泥路一溜烟似的跑了。
女人冒着雨捡回了剪刀,在粗布衣服上擦了擦上面的泥污,眼泪忽然就混着雨水落了下来。她呆呆地坐回板凳上,捻起丝线又开始一如既往的织布。织布是村里每个女人都会的手艺,很多人织的一手漂亮的花布,可就算她们日夜不息地织,很多人年纪轻轻就看不见了,日子还是穷得揭不开锅。
女人手中灵巧地飞针走线,一面看向身边满脸皱褶沉默不语的丈夫,泪眼模糊地问:“他爸,你说,阿囡真的回不来了吗?以前王来家的大姑娘,就是死在春汛里头。”
本为农民的丈夫一下一下编着手中的竹篮,闻言手轻轻颤抖起来,许久才哑着声音说:“死了,就不受苦了。”他听见屋里的小儿子的咳嗽声,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进去。他拿着昨晚剩下的极其稀薄的一点米汤,小心地给儿子喂下,又探了探额头的温度:“还是烫的厉害哟。”
他们只盼着手里的活能多换几个药钱,自己不吃不喝也无所谓。大女儿想去河边碰碰运气,要是能摸到几尾鱼,无论是换钱还是炖汤补身子都是极好的。可听说河边涨水涨得厉害,水流湍急,已经卷了好几个人去。阿囡已经去了一天一夜,音讯全无,恐怕真是凶多吉少了。
细雨如织。天空灰蒙蒙的,谷地里云雾缭绕,青山黄石影影绰绰,天地好似一方缥缈的牢笼,将村庄笼罩在其中。夫妇二人沉默地做着活,忽然听见远处山坳里传来女儿清脆悠扬的声音:“爹——娘——我回来啦!”
夫妇二人惊诧地迎了出去,雨雾朦胧中,看到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影子。女儿出门时穿了一身旧的花布短衣,回来时外头还披了一件显然是成年男子身量的蓑衣。那蓑衣做工极为考究,比他们村里男人穿戴的防水效果好得多。她本来光着的脚丫上还穿了一双很大的黑色的靴子,一家子都不认得那是什么料子,只觉得触手极其柔软暖和。
阿囡举起手中的竹篓,打开盖子,笑盈盈说:“你们看,好多鱼呢。我差点被卷进河水里,那位贵人拉了我一把,鱼就是他帮我抓的,蓑衣和靴子也是他给我的。”
夫妇二人面面相觑。母亲冷着脸去摸女儿的额头,骂道:“没烧糊涂哇!青天白日地做美梦!哪个贵人会在这里哦?贱蹄子又跟哪个男人厮混弄来这身衣服!赶紧的去把鱼炖了。”
“啊呀我没撒谎!”阿囡梗着脖子说,又从身上摸出一块碎银子,还有一个小瓷瓶,“喏,这也是贵人给的,这个是很好很好用的药,给弟弟拿去吃,一粒就能退烧啦!”
夫妇二人这辈子都没见过银子,更没见过釉质如此精美的瓷器。二人大眼瞪小眼,半晌,丈夫才接过女儿手中的东西,愣愣道:“阿囡,你真是撞大运啦?”
隔壁婶子探出头来,酸溜溜地说:“阿囡呐,你是不是偷偷跟李家小子好了?”
“我没有!谁看得上李家那个丑八怪啦!”阿囡急得跺脚,拉着父亲的手说,“爹,我说的都是真的!”
丈夫瞪了隔壁婶子一眼,招呼着妻女回了家,关起了门,才说:“那贵人,是何样貌?”
“样貌……啊呀,我说不清,反正我就没见过那样神仙似的人哩。”少女脸微微红了起来,扭捏道,“他穿着的衣服比县老爷气派多了,腰间也挂着玉牌牌,或许也是个官人。对了,他还给了我奶糖,我给弟弟也要了一块。”
她小心翼翼地剥开了糖纸,把糖喂给弟弟。男孩小小地舔了一口,然后就推开了,因病痛而消瘦的脸颊上绽开一丝灿烂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