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页)
尽管华尔街独立投行已经不复存在,但这并不能说明投资银行这个行业走到了末路。我认为这只能被看做华尔街投行或者美国式监管制度的自我调适和自我纠正。高盛的转型的确发人深省。不过,应当看到,高盛的发家史中也有过多次大起大落,它一次次地度过了诸如滥用研究报告、马克斯韦尔危机、宾州中铁破产等令人心惊胆战的阶段,越战越强,越战越勇,这都为这家百年公司积淀了丰富的经验和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也磨炼出高盛强大的自我提升能力。谁能预言今天的高盛经过自身的调整之后不会再站上投行业务的制高点,甚至将其模式进行复制并在金融控股集团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当然,在领会高盛成功秘诀的同时也一定要对其经验去芜存菁。高盛的合伙人制度在其发展过程中也走过一些弯路,而且由于不同时期的董事合伙人对于业务的兴趣点不同、对风险的理解和承受能力不同,以及个人素质和魅力存在差异,都直接对公司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影响,而合伙人制度的局限性对于高盛是否上市的争议,在本书的描述中也显露无遗。
总的说来,本书既是一本关于国际投行业发展的生动教科书,也是华尔街投行和不少国际金融机构发展的缩影。里面的种种情形看起来距离我们非常遥远,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投行还没有发展到那个阶段。因此,对于中国的投行人士而言,高盛过去经历过的东西很可能就是我们将要经历的。因此,不论是对于投行从业人员还是监管者,甚至仅仅是希望对投行这个行业有简单了解的人,这本书都值得一读。
。 想看书来
易凯资本CEO 王冉 推荐序
易凯资本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王冉
记得十五六年前的一个早晨,我6点钟就从酒店出门,打车到位于香港中环的花旗广场。大厦里空无一人。走出电梯,我发现我要去的公司大门紧闭。于是我虽然穿着西服,也顾不了那么多,干脆就在走廊找个地方坐了下来。大约40分钟后,随着电梯的一声响,一位头发斑白的长者出现在我面前。
他主动和我握手,问:“你是新来的?”简单寒暄后,他用卡刷了一下,门自动打开。那是我去高盛上班的第一天,那位长者就是当时高盛亚洲的董事长曾国泰,那也是我关于高盛最早的一段记忆。
我拿这本书给员工作培训
大约半年前,我召集我们易凯资本的全体同事作了一次特殊的“内部培训”。其实所谓“培训”,就是讲了一晚上关于高盛的段子。这些故事绝大多数并非我自己的亲身经历,而是来自您现在手里的这本书。时至今日,我仍然认为那是我给同事们作过的最重要的一次“培训”。
后来,我又在新浪博客上专门推荐过这本书。推荐的方式也很简单,仍然是把其中的一些我认为比较有意思并且对我自己很有启发的故事讲出来。因为我始终认为,故事本身的力量和魅力会远远大于任何对它们的归纳与总结。
今天,如果再去问我的同事们是否还记得那天晚上我讲的那些故事,恐怕绝大多数人只能回忆起一两个,顶多两三个来。不过没关系,因为中信出版社的中文译本出来后,我会让公司的全体员工人手一册。以前我一直觉得滥用职权把任何一本书变成“人手一册”都很“事儿”、很“做作”,但这一次我愿意这么“事儿”一次。
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们这个日趋浮躁的行业里的每个人带来一点点沉淀。哪怕只有一点点。
就我个人而言,读完这本书,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其实也就那么几件事。譬如(下面提到的故事只有读完这本书的读者才能明白):
故事一:“我们来买单,把好客户变成更好的客户”
沉淀:把客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是嘴皮一动随便说说的。能否把这一点融化在自己的血液和基因里,决定了一家服务性公司是否有机会走向伟大。
故事二:“晚上打车去买第二天的《纽约时报》”
沉淀:很多时候,平庸和卓越的差距就是那么一点点,魔鬼全在细节中。
故事三:“当然是去斯坦福了”
沉淀:正像高盛的“14条原则”说的那样,投资银行最重要的资产是自己的声誉;而声誉是靠每个同事在那些或大或小的困难和挑战面前用他们的行动一点一点、一分一分建立起来的。因此,对一个投行的CEO来说,最重要的工作只有一个:人。
就在我写这篇推荐序的时候,高盛又一次成为媒体瞩目的焦点。这一次,是因为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