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日当午(第1/3 页)
锄禾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古诗是《悯农》。《悯农》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 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悯农》不仅在民间广泛流传,在中国文学史上亦有一定影响,近代以来更是多次入选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
《悯农》原文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悯农》翻译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3《悯农》作者介绍
李绅(772—846),字公垂,润州无锡人。唐宪宗元和元年(806)进士,曾因触怒权贵下狱。唐武宗时为宰相,后出任淮南节度使。与元稹、白居易等人交往密切,在元、白提倡“新乐府”之前,就首创新乐府二十首,今失传,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全唐诗》录其《追昔游诗》三卷,《杂诗》一卷。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出自唐代李绅的《悯农二首》
译文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注释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赏析此句写出农民从事的活动、时间和天气情况,突出农民种地的不易和劳累。
原文
李绅《悯农二首》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却仍有劳苦农民被饿死。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赏析
第一首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的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
本诗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
“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诗的后两句是说,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土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我的世界进入一个玄妙的画面——李绅望着田间辛勤劳作的农夫,心中满是悲悯。他深知这诗句虽能道出百姓疾苦,可真正改变他们命运之事,却艰难万分。
一日,李绅进宫面圣。殿堂之上,他鼓起勇气向皇帝进言:“陛下,臣观天下,虽四海无闲田,然农夫仍饱受饥饿之苦。赋税繁重,劳役无尽,实乃民生大患。”皇帝听后微微皱眉,朝堂大臣们亦窃窃私语。
李绅接着道:“臣恳请陛下轻徭薄赋,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如今天下看似繁荣,实则民力将竭,长此以往,恐生祸乱。”皇帝沉思良久,最终缓缓开口:“卿之所言,朕当细思。”
此后,李绅四处奔走,联合志同道合之士上书朝廷。经过一番波折,朝廷终于颁布诏令减轻赋税。田间的农夫听闻此事,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李绅站在田埂边,看着这片希望的田野,知道自己为百姓做了一件实事,也无愧于笔下的悯农之诗了。
创作背景
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这组诗为李绅于公元799年(唐德宗贞元十五年)所作。
李绅(772—846)汉族,亳州(今属安徽)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字公垂。唐元和元年(806年),进士及第,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