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1/4 页)
于社会现实生活主题之外追艳猎奇的趋势,使相当一部分报告文学流于平庸。同时,献媚的“广告文学”、滥造的“虚假报道”也打着报告文学的名义流布于市,大大损伤了报告文学的形象和声誉。面对这种局面,一批怀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报告文学作家决心重振旗鼓,报告文学创作正在经历一番内在的调整,酝酿着从采写内容到表现方法的新突破。
人们期待着更真实、更有力度的报告文学作品出现。在这个时候,华艺出版社集中推出了吴海民的“高保真长篇纪实系列”,包括《审判“海盗”——中国版权备忘录》、《金元新闻——新闻记者的道德危机》、《书号魔方——出版者的慢性自杀》、《AV风骚——来自音像世界的警示》、《黄色诱惑——中国文化市场透视》5部长篇,达100万字。这在当前的报告文学创作上显然是引人注目的事情。
这套丛书将会产生的社会影响,并不在于作为作家个人独自创作出版所达到的一定规模,而首先在于这些作品对一个个重要领域的全景式透视。《金元新闻》是我国第一部全景透视新闻界的报告文学,《书号魔方》是我国第一部全景透视出版界的报告文学,《AV风骚》是我国第一部全景透视音像界的报告文学,《审判“海盗”》是第一部全景透视知识产权特别是版权问题的报告文学,《黄色诱惑》则是第一部全景透视文化市场、概览十年黄潮泛滥状况的报告文学。这5部长篇结为一体,又从更广阔的社会层面和文化背景上,以少有的宏观气势和开阔视野,全景式地透视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特别是精神生产领域所经历的深刻变化以及这种变化过程中的阵痛和困惑。作者在这里展示的是一个极为敏感的领域,又是近年来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社会热点的领域。这个领域之所以越来越热,是有其深刻社会背景的。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几乎所有经济领域都已经打开大门任凭市场经济大潮汹涌而至的情况下,我们对意识形态领域的事情依然小心翼翼,慎之又慎。这不奇怪,是由我们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由我们现阶段的国情所决定的。然而已经奔腾起来的市场大潮无孔不入,包括市场上的盲目的消极的甚至是具有破坏性的力量,都朝着这个领域扑将过来,或猛烈冲撞,或迂徊渗透。于是,一些历史上从未有过、在世界范围极为少见的“怪胎”出现了,如买卖书号、买卖版号、买卖刊号、有偿新闻、广告新闻、虚假新闻、诽谤新闻、非法出版、盗录盗印、制黄贩黄等等,这些现象不仅令管理部门十分困惑,也在全社会传为奇闻。在吴海民的报告文学中,这些“怪胎”被一层层地解剖开来展示给世人看,并从这种几乎是无情的解剖中,透视出了这些领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面对的种种难解的课题,在改革开放中所走过的曲折历程、所经受的风风雨雨,并将其放在更大的社会背景上进行理性分析。于是,读者就看到了众多独特社会文化景观背后的特有的心态,特有的体制,特有的国情,发现了带有根本性质的社会矛盾。从这方面说,这些作品不仅可以作为报告文学来读,也是可以作为社会学著作来读的。
原版总序(2)
这套丛书,在题材的选择、事件的选择上,是立足现实和逼近现实的,具有极强的新闻性。其中不少内容,写的是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影响全国的新闻事件,是关于这些事件的背景和幕后活动。在大家对这些事件的兴奋点还没有消退,急于了解到详细内容的时候,作者及时地为社会思考提供一些独家的材料和分析。比如说,反对有偿新闻的斗争是从1993年秋季开始的事,作者的《金元新闻》一书在当年的年底就已经完成了;清查买卖书号的最新一次行动是1993年冬季的事,作者的《书号魔方》在第二年的春天就已经定稿。“扫黄”、“打非”的最新一次全国集中行动,是在1994年秋冬展开的,作者的《黄色诱惑》于当年年底就已经交付出版。作者就是用了这样的速度来“逼近现实”,以保留作品的新闻特质,追求作品的新闻鲜活,期待它们的新闻效应。这种与事件“同步”的写作,对任何从头采访的作者来说,都是具有很大难度的,甚至是根本无法做到的。好在,吴海民本人就是事件的亲历者,是斗争的参与者,甚至是一些重大政策制订工作的参与者。作者所具有的这种“特殊身份”,使其能够对一些重大决策的内幕作出权威的披露,对一些重大问题作出权威的分析。在这里,采访是随时随地都在进行的;积累是无时无刻不在增加的,思考是与实际工作的开展同步的。作者的这种采写条件,加上其新闻记者的职业敏感,就使其作品达到了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