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答题从始皇开始 妖皇 > 第123章 范仲淹与庆历新政

第123章 范仲淹与庆历新政(第2/3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狼人杀,天梯榜之战我在甄嬛传里奋斗快穿:我带四哥畅游小世界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每次穿越世界,我都有金手指!年代:我在塞罕坝植树假如李莲花可能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正德皇帝朱厚照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王者峡谷之兔身逆袭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举世震惊,反叛者八号出现!小马宝莉:她在秩序彼岸十三皇子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穿越三国做将军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

政上,养兵、战争赔款、统治者大兴土木等使得财政开支巨大,形成“冗费”。“三冗”问题导致北宋积贫积弱。同时,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不断爆发。

外患方面:北宋与东北边境的契丹族和西北边境的党项族连年发生战争,且屡屡失败。宝元元年(1038 年),党项族人李元昊称帝,建立西夏,与宋朝的外交关系破裂,随后宋夏之间爆发了多次战争,宋军战败,只得议和,这进一步加重了北宋的危机。

2. 主要发起者:以参知政事范仲淹为首,还有富弼、韩琦、欧阳修、余靖、蔡襄、王素等人。

3. 主要内容:

澄清吏治:

明黜陟:严格考核官吏升降,破格提拔政绩卓着的官员,撤换有罪和不称职的官员。

抑侥幸:限制中、上级官员的任子特权,防止权贵子弟亲属垄断官位。

精贡举:改革科举考试内容,重策论、要求阐述经书的意义和道理,令州县立学,规定士子必须在学校学习一定时间方许应举。

择长官:严格依照政绩考核官员,奖励能员,罢免不才,并主张由各级长官保荐下属。

均公田:按等级给官员一定数量的职田,均衡职田收入,防止贪赃枉法。

富国强兵:

厚农桑:加强农桑立法,命令全国各地重农桑,奖农桑,将农业的好坏作为考察官吏、官吏黜陟的重要内容。

减徭役:主张合并户口稀少的县邑,减少百姓的徭役,并裁减统治者的奢侈耗费。

修武备:整治军备,主张恢复府兵制,卫士每年用三个季度务农,一个季度教练战斗,寓兵于农。

厉行法治:

重命令:严肃对待和慎重发布朝廷号令,朝廷行条令事先必须详议,“删去繁冗”,一旦颁行,必须遵守,不得随意更改。

推恩信:落实朝廷的惠政和信义,若拖延或违反赦文施行,依法从重处置,派使臣巡察各种惠政是否施行。

4. 实施过程:庆历三年(1043 年)九月,范仲淹将《答手诏条陈十事》奏折呈给宋仁宗,作为改革的基本方案,朝廷表示赞同,并颁发全国。然而,由于新政触动了保守派官僚贵族的既得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和阻挠。

5. 结果:庆历五年(1045 年)五月,杜衍、韩琦、欧阳修先后遭贬出朝,范仲淹也被贬至邓州,新政以失败而告终。

6. 影响:

积极方面:庆历新政虽然时间短暂且最终失败,但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宋尖锐的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统治秩序,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它为后来的王安石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也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不懈奋斗。

消极方面:新政的失败使得北宋的社会矛盾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冗兵资费加倍,民族矛盾依旧尖锐。

韩琦(公元1008年8月5日 - 1075年8月8日)是北宋着名的政治家、词人。以下是对他的具体介绍:

1. 个人生平:

早年经历:大中祥符元年七月初二(1008年8月5日),韩琦出生于泉州北楼生韩处,父亲韩国华曾任泉州知州。他四岁时丧父,跟着几位兄长生活。天圣五年(1027年),年仅二十岁的韩琦考中进士(榜眼),从此步入仕途。

仕途起伏:韩琦在仕途上曾多次担任重要官职,如将作监丞、开封府推官、右司谏等。他曾直言进谏,弹劾当朝权贵,如杨景臣、王随、陈尧佐等人,其建议多被朝廷采纳,声名远扬。

2. 主要贡献:

抵御西夏:宋夏战争爆发后,韩琦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在军中颇有名望,人称“韩范”。在战争中,他积极采取防御策略,加强军事建设,为保卫边疆做出了重要贡献。例如好水川之战虽然宋军失利,但韩琦之后积极调整战略,加强防御工事。

庆历新政:韩琦与范仲淹、富弼等主持“庆历新政”。庆历三年(1043年),他们奉调令回到京城,同任枢密副使,积极参与政治改革。但由于新政受到守旧派官员的强烈反对,最终以失败告终。

调和帝后矛盾:宋英宗时期,韩琦参与调和英宗和曹太后之间的矛盾,确立储君之位,稳定了朝政。

3. 文学成就:韩琦有《安阳集》《谏垣存稿》等作品传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星际修仙生活倾世毒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