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部分(第2/4 页)
的底气。这个时空,斯大林并没有再最后摒弃朱可夫的建议,把装甲军打散,以营或者连的单位,补充进步兵单位,当成步兵支援单位。而是在朱可夫的坚持下,当成陆军的拳头。这里有中华的刺激,也有朱可夫影响力力比后世来得更大的原因。
朱可夫两个命令下达下去,是不想现在就和中华起冲突。因为天气的关系,还有前面事态不明朗,让他不敢轻启战端。
只不过,事情往往无法顺从人的意愿,当你希望这样的时候,事实却是那样。
和朱可夫一样,身为这支三十万部队的指挥官,粟钰生正在指挥部里看着地图,并且时不时的望着指挥部外面漫天飞雪的场景。和朱可夫不一样,粟钰生可没有半点皱眉的意思。而且,现在中华军队在暗,而苏军在明,所以粟钰生并不着急。
粟钰生很珍惜今天这个机会,因为这是他百般坚持才取得的。此时他一回想起几天前在军区司令部,他们几个老战友在争抢这个指挥官名额时的场景,内心就充满笑意。
指挥三十万的部队,去和苏联六十万部队交手,想想就让人热血沸腾。粟钰生得到了指挥权,自然是格外珍惜。这些天以来,一直都在研究如何打好这一仗。指挥三十万人,对他来说并没有多少挑战性,因为他现在就是陆军现役集团军司令。一个半集团军的部队,那支完整的机械化步兵集团军就是他的队伍。
只不过是要面对苏联六十万人,特别是还有大量飞机坦克支援的苏军,并且粟钰生也想打好这场战争,拿出一个完美的胜利。正如陈绍交代的,打出中华军队的威风。
而在粟钰生的内心中,还有更多的想法是去回报陈绍的知遇之恩。作为中华军校的首届毕业生,其实并没有多少人能达到中将军衔,并且还是主力集团军的司令。整个首届毕业生几百人,也就那有限的几个人,在今天走到这个位置。
说到战功,其实他并不比别人高多少。说到资历,也不算很高。粟钰生很清楚,有了今天的地位,都是陈绍给予的。师生之情,知遇之恩,对他而言,有了这两点就足够了。
“命令全军,从即刻起做好应对任何突发情况的准备,枪弹不离身,做好随时投入战斗的准备。”粟钰生呡了一口热茶,对身边的传令官道。
粟钰生也能感觉到战争已经不远了,因为苏联已经全部准备完毕,或许这场大雪一停,就是战争开始的时间。
这点倒是和朱可夫不谋而合,大雪天,不适合大兵团作战。
可两人都没有想到一点,或许他们并没有去注意那些小地方。大雪天不适合大兵团作战,但对于小规模冲突,就没有多大影响。而大规模的冲突,往往是从小冲突演变而来。
第二百七十八章 中苏之战序幕
天空正飘着洁白的雪花,大地白茫茫的一片。蒙古地区靠近恰克图的周边地域,人迹罕见。因为蒙古人全部都前移到南边库伦周围居住,这里只留下一个小村庄。当初居民迁走时,就连这个村庄都差点荒废,还是边防部队拾起,将这个村庄变成驻地,不至于让这里荒废。
中苏两国哨兵在巡逻时,经常碰面,以前都还算克制,虽然鸡犬相闻,但老死不相往来,最近这阵子局势就变得微妙多了。
乌云弥漫,大雪纷飞。能见度很低,就算是时间已经到了中午,但天色还是灰蒙蒙的。摆在恰克图最前沿的一个隐蔽哨所内,一个班的战士正在里面烤着火,吃着午餐。地上,还趴着一条军犬。
距离换岗换岗的时间还早,这种天气也没有办法出去巡逻。班长乔书在哨岗里,拿着望远镜监视着远处茫茫的雪地。
当然,还有一条军犬,警惕地望着屋外的雪地,鼻子时不时的嗅一嗅。
有吃饱的战友前来接替乔书的监视工作,他舒缓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身体,蹲坐在火炉旁边。接过战友递过来的食物,慢慢的吃起来。还有一份肉食摆在军犬前面,它没有迟疑,便大口大口的撕咬起来。
从口袋中拿出一瓶烧酒,自己灌了一口,便递给其他士兵。虽说军队中能喝酒,但要看场合,在这样的地方执勤,喝点烧酒暖暖身子,这还是可以的。
不自觉的,乔书伸手掏进军服内袋中,拿出了个扁扁的小铁盒,小心地打开它,里面放着许多拆开后叠好信和一张二寸的小照片。
照片上,一个抱着书本的女生,有些羞涩地面对着镜头,女孩子不算特别漂亮,但很耐看。
“真美。”
乔书虽然是初中毕业才参的军,但以他所知的形容词,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