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3/4 页)
,否则,哪有他的今天。
从那以后,他的表现是天翻地覆,更害怕排长窜同队长,让他这个兵当不成,那可就大意失荆州,会成为一生一世的伤痛。
认识到自己似的处境,只有改变心态从头做起。把原来的一切不良习惯,在刘晓强严厉的目光中,都扔到阴沟里去了。
去年羽队长私自出兵去解救被大火围困的驻地村庄老百姓,他表现出众被烧伤,无怨无悔,本来可以立功,却被刘晓强改成嘉奖,不让他有骄傲自满的本钱。后来的抗旱救灾中他表现突出,却真的立功了,成了车队的骨干力量。
立了功的窦一勃心潮起伏难以平静,思前想后,感慨几许。同样是当兵,可原来当的那是啥兵?浑浑噩噩不思进取,放任自流自以为是,浪费时光不说,还差点成了过街地老鼠,威风扫地,无地自容。
现在又当的啥兵?他不是傻子,也不是神经病。在给他爸爸报喜立功的时候,戎马一生的父亲,竟然感动的老泪纵横,让他震撼,同时,自己也感到了无比的自豪。
父母不图儿女为家作出多大的贡献,可为家争得的荣誉,让全家人脸上光彩无限,自己觉得也成了一个有用的人。在喜悦的同时,能不更加的自律自强吗?
脱胎换骨是要付出代价的,能成为标兵人物谈何容易?不脱下你几层皮,在这百十号人的车队里想出人头地,门都没有。
现在的窦一勃,可是车队里名副其实的兵王,队长时不时的乘坐他的车,让其他的人羡慕不已。他的成就感,自然也是春风得意……
向导坐在第一台车里,把车队带到一个用铁丝网围成,堆着像山一样大的草堆旁边停下来。
这里早已聚集着几十个人准备装车,看到车队到来,他们指挥汽车停靠在草堆上,五个人一组,井然有序往汽车里装草。用草绳捆成大捆的干草,装起来用不了多少时间。
干草体积大重量轻,装满一车还不到两吨。对承载五吨重的汽车来说,算不了什么。为了多拉草,就只能往高装,看起来汽车就有些头重脚轻根底浅的味道。
装车的人热情高涨不畏严寒,在他们的努力下,一阵的功夫,二十多台车就装好了。车上又坐上了新的向导,往哪里去,都是既定好的任务,用不着再考虑。
车队朝着与来时不同的方向,驶向了雪海的深处。这里没有路,只是一个方向。积雪的深度埋住了汽车轮胎,速度上不去。在这只看到积雪,看不到路的雪海里,就像摸着石头过河一样,不知道哪里有坑?哪里有沟?就是想把速度提高,心里都是没有把握的感觉,脚下的油门就不能踩到底。
羽队长还是坐在最后的车上,看着行进的速度,估计着路途的遥远,心里还是有些着急。按目前的这种速度跑,到达今天最后一个救助点的车,等他返回驻地,不能说到明天的天亮,起码也是不到深更半夜回不去。
在白茫茫的雪海中行车,大白天还能勉强的看得出方向,还能看得出哪里能行车?哪里不能行车?可是黑夜里怎么办?就是前面有悬崖,从汽车的灯光里都看不到。
还有存在的意想不到的危险,那就更是防不胜防了。巨大的雪坑能埋住汽车,还有能吞噬汽车的山涧大沟,更有猛兽和恐惧,会让人精神崩溃。
羽队长想到这里,就想督促开路的头车加快速度,侧头对窦一勃:“超车。”
窦一勃听到超车的命令,心中就有些发毛。前车压出来的车辙,后面的车都小心翼翼的在车辙里跑,及安全又省劲。如果要超车,就得另辟蹊径,而面临的风险就会接踵而来,雪坑雪沟自不必说,能不能超越这几十台车,还是有些望而生畏。
心中没有把握的窦一勃权衡着利弊,队长的命令又不能不执行。命令如山倒,不管你理解不理解,或者心中有多么的惧怕,身为军人,执行命令是天职,由不得你有丝毫的犹豫。
满心疑惑的窦一勃把方向盘一打,汽车离开了车辙,行进在毫无损伤,布满沙漠波纹一样的雪地里,加油冲车,增档提速。
雪太厚,阻力自然就大。冲起来的车速,在抬油门换挡的空间,速度就急剧的下降,等到换上挡再加油的时候,汽车的速度已经不能适应新增档位的需要,造成拖档,汽车的动力严重下降,你不得不把档位换低一级。不然的话,就停车了。
反复几次增档不成的窦一勃,感觉到在队长面前有些丢人现眼,慌乱中更显得慌乱。而他前面的车跑得比他更快,想超越,门都没有。
不动声色的羽队长一看,他手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