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闲聊(第1/2 页)
林风庭道:
“那胖子也是,托人家办事也不找个靠谱的人,要是重要的事也该自己亲自操持,关键是风险不能让人家帮忙的全部承担,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没办好不是一个人的责任。”
李叔道:
“是倒是这么个理儿,确实也怨他自己,但事情没成钱丢了,无论高低都要表个意思,还一些,人家或许也不会追究了。”
李高平道:
“爹,您想多了,那胖子为着几个钱就当街把人打成那样还不罢休,要不是有人拉着得把人打成什么样子?准是个贪心枉道的。”
陈静姝也附和道:
“好粮种虽然说不算便宜,但也不值当这样打人家,不还钱告官就是。”
雷耀祖道:
“告官?就这几个钱写状子都不够。要是敢去击鼓,没几两白银上下打点,不挨一二十板子根本出不了门。俗话说衙门口向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官字两张口,喂不饱他,立马就能咬下你几块肉来,躲都还来不及,升斗小民要不是天大的冤屈谁肯告官?”
陈静姝不太相信,道:
“我在绍兴,或听小吏为恶,却没听说有百姓受了冤屈连衙门都不进的。”
雷耀祖道:
“这就要看一地主官了,主官只要坐得端正,底下那些知县的屁股就不敢坐得太歪,要收敛很多。
我记得绍兴的府君是梁静轩梁大人吧?他当年出京外任时不少百姓夹道相送呢!是个十分正直的好官。他以前在刑部任职,颇有清名,现在就算不在刑部了肯定也对刑狱诉讼这些事十分看重。”
林风庭忽然想到了后世,后世就算成立了专门处理诉讼的法院了,可那些官司也打都打不完。一次起诉一排就得排个把月才能开庭,有的甚至得排半年,便道:
“我觉得这些当知府知县的也是怕打官司,特别是这些个家长里短的事,信息又多又杂又乱,理都理不清。
要是丢只鸡鸭就告,借几钱银子不还也来告,那一县之地的状子每天从天亮判到第二天天亮也判不完。
这当县令可不光要判案呀,县里学生进学和考试要他管,收税纳粮也要他管,春耕秋收他还得教百姓新的农谷技术或丝纺技术。
对了,还有上级政令的颁布执行,摊派徭役修路开渠,调查人口丈量田亩,哪儿塌了哪儿倒了也要过问,兵丁衙役狱及一应属官他也要监督好看管好。要是地方上还有山匪大盗,那得忙成什么样子?要是一天净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耽搁,那还做得成什么事啊?”
李宗德道:
“士农工商哪一类人都有事要县令去管,还有防卫,若在东南沿海要备倭,若在西北也要谨防鞑靼劫掠。若遇旱涝天灾,百姓流离失所,处理不好那是要杀头的。若是疫病横行,那可是天大的麻烦。此外像什么雪灾、蝗灾、地龙翻身,每年都多少有些。还有里坊、山林失火,那更紧急,一烧就是一片白地。”
雷祖耀道:
“天地水火根本防不住,为官做宰防的是人。如那些哄抬物价的商人,草菅人命的权贵,造反杀官的叛贼。在这些人面前,那些偷抢拐卖鸡鸣狗盗的事都是小儿科。”
大舅哥陈洵说道:
“听你们这么说,这官还不好当嘞,动不动就被杀头,事情做不好要被朝廷杀,遇到造反也要被叛军杀。现在造反的人那么多,这得弄死多少当官的?”
雷祖耀道:
“杀头算是爽快的了,抄家夷族在京城那就是家常便饭。都说伴君如伴虎,在皇帝和那些大太监身边的人,一句话说不对,那就得被拖出去杖毙。用和小腿样宽比手掌厚些的板子一下下砸,那腰上背上的肉砸烂了,都成了烂泥了,可人都还没断气。要是晕过去了就一桶冰水泼把人醒,继续打,生生打到咽气为止。”
李高平道:
“前几年确实听说皇帝杖毙了不少人,少则三五个,多则四五十,一杀就是一片。”
郭天云道:
“也就是皇帝一句话的事,一条条人命就没了,光听这些数字觉得不过如此,可要是亲眼去看着,估计谁也不落忍。”
众人的话题越扯越偏,晨光越来越盛,桌上的吃食也渐渐消了下去。
吃饱喝足,大家也无事可做,脱离劳动生产后又没什么娱乐活动确实会有些无所事事。
林风庭叫伙计收拾桌子,又要来笔墨纸砚,一连写了几封信。
第一封是要给师父写的,一来是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