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4/4 页)
如果你发现不再留恋学生时代,
那就要使劲挽住少年的单纯。
带着懵懂才能看见梦幻。
那年
哪里是你的避风港呢?
——家?
翻开辞典,满满的只写了一个字:家
来来往往的查阅,没有人能全部理解。
从哪里离去就从哪里回来。
如果有太多的如果,
我的皮肤或许不曾能感触。
总是无法明白,早和晚有何区别。
人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难道这就是时间上的区别。
不得不承认矛盾存在给人的困惑是致命的,
被迫抽身而出。
从矛盾里找到另一个自我。
也许真的就是时间上的问题而已。
那年
每次去食堂吃饭,都看见朋友在摆摊销售数码物品。
那次无意听到朋友老乡在他那里买了一款优盘。
所以我也决定去买一件。
于是吃了饭后我便在朋友那里挑选mp3。
随意相中了一款,但是手头紧,所以还是觉得贵。
我讨了回价,老板看是朋友同学,就把价压了压。
我一口同意,等取了钱回来时,朋友喊把我到一边。
又把价钱压的很低。我当时自私了一下,同意了。
拿到物品盒子,心里开始嘀咕,我怎么办了一件这样的事。
到底是我照顾了朋友还是朋友照顾了我呢?
那时候军训我和几个人被单独列到其他班级,
于是就有缘和朋友睡到了同一床铺。
又铸就了我人生另一番回忆。
镶嵌着黯淡和泰然的一番记忆在那年初中。我也算是吃过了百家饭。
那年
念书时候,身上衣服是用手裁剪出来的。
上了初中,姐给我买。
十八以后,自己拿伙食费学着逛衣店。
去了城市,懂得了衣服上的符号。
进大学了,才知道衣服穿过还需要洗涤。
寒假回家,又看到那年穿过的衣服,在妈身上。
那年
桃花,不知何处去
人面,依旧笑春风
为了表达意思,不得不篡改了这句名诗,
每年自家的春联从那时由我写。
我接替了父的家务,亦是从他第二次远出开始。
深刻明了手掌的五指远远握不住父拿过的毛笔。
我只好在红纸上写出自己拼凑出来的对联,
而不用那本用过很多年的《春联大观》。
以此来慰藉自我。其实很是自欺欺人的一种做法。
可是奈之如何?
前面一会在洗衣服,仍不免心不在焉。真是:两难
水冷而去渍,心凉却愁人。情若不可取,得失由缘分。
那年
那年是哪年?
我也记不得了,除了能回溯起来的就恋一下。
每想一次就愈加自命不凡我的童年。
我观赏的都是国外名作有绘画有文学。
玩的全是高科技,从天空到水上。
思考的也是国家大事。
而陪伴我的永远是银幕里看不厌倦的卡通。
还有就是从不看文字的图文书。以至如今偶然阅读后,
才发现不仅仅故事讲的不是我看的那样,并且连人物的名字
一直以别名在我心里活动。
我开始拿纸笔临摹角色,让他们在我的记忆里刻骨铭心。
任何地方逃不过我眼光的人物只能任我摆布。
内心里有这么多人陪伴,不免让我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