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部分(第1/4 页)
�斜辍�
这样一来,自然可以拿到最好的东西、生产最优秀的飞机,从这一点来看,人家从基础上超过了某些老牌单位。
在后世,0611之所以夺得四代机项目,原因就是因为人家大胆,破除门户之见。相比之下某公司的竞争型号就要小家子气太多,整个项目都仅仅是立足航空口内部,自己能生产的不交给别人,但凡有一点可能,都要“自主”。
大名鼎鼎的雕牌四代机,之所以能在竞争失败之后,继续由中航总公司出钱,卖掉旗下所有的汽车业务,都要把雕牌飞机继续下去。
表面上说的要保证国内的良好竞争环境,免得0611一家独大,实际上还是因为中航旗下的一些不争气子系统项目生产单位都等着项目下锅,自己竞争不了0611四代项目的子系统,这才一起‘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搞雕牌’。
这些家伙可谓是一群趴在主机厂上吸血的蚂蟥,不说杨辉,其他的主机单位也早就看这种情况不满了。现在提出做国防装备展,而不是单纯的航展,就是因为要保留更多的军工单位,保留更多的选择。
只有想办法让这些单位都活过来,才能在竞争中拿出最好的产品。到时候将子系统采购扩大到整个国家的国防军工系统、重工业系统,打破传统的‘小农经济’,那种全都由系统内部消化的情况必须一去不复返。(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七章:或许还可以这样使用
杨辉心里的小九九现在就只有他一个人知道,这种事在时机未到之前绝对不能说出来,要不然就是众矢之的,还是等等再说。
现在的杨辉找到了丁主任,作为丁主任这一级别的领导,他要考虑的是整个国防工业,杨辉的提议自然就非常满足他的胃口,他才不管杨到底是打的什么主意。
就算知道也不会阻止,航空口内部的事他才不会管,相反的,知道之后恐怕还得要举双手支持,国防科委主任绝对支持杨辉的这种想法。
“你这个想法很不错,我们科委绝对大力支持,你提出这项目绝对不可能就是给个提醒没有要求对吧?说来听听。”
天地良心,杨辉这次的提议绝对是没有附加条件,在杨辉看来,只要把国防工业生态链维持下去就是最大的好处了,其他还能有什么过分的想法!
秉承着天地良心,杨辉连忙为自己开解:“不不,我绝对没有什么附加条件,这次的确就仅仅是单纯的一个建议而已,到时候我们西南科工是参展单位,这就足够了。”
杨辉感觉自己浑身有说不出的舒服,第一次这样大公无私的为国为民,真特么有感觉,可惜这种机会还真不可能太多,以后说话办事大多还是的要有自己的屁股,位置不能歪了。
然而,杨辉好不容易有一次大公无私的机会,丁主任却容不得他这样做,国际防务装备展这种大盛会的举办。怎么可以没有一家在国际军工市场打拼的老司机来操办。
作为在国际军工市场混的最好的西南科工,多次从国外带回各种大卫星、大订单。各种风头都出尽了,国内谁人不知。
现在要举办一次国际展会。杨辉所代表的西南科工绝对不能置身事外,单单做个参展商是绝对不行的,西南科工经验丰富就必须要利用,有能力就要担当起来。
“这不行,作为这个方案的提供者,你们西南科工绝对不能就这样拍拍屁股就走了,办这样的一个展会我们国防科委可一点经验也没有。好歹你们西南科工还算是参加过多次大型展会,也算是见过了猪跑。”
听到这话,算是明白了情况。感情这国防科委可没安好心,什么让西南科工提条件,明摆着就是要拉西南科工来当苦力,这简直是太令人失望了。
作为一家靠技术吃饭的航空制造业公司,航展这种第三产业,怎么可以轻易涉足,还是老老实实的做自己的老本行为好。
但是,国防科委方面的意见也不能不考虑,人家说到也都是实在话。既然做了好人那就只能做到底,送佛送到西,举办防务装备展这种事,还是由专业人士来的好。
“要说这种大型展会。我们西南科工是见过不少,各种流程也都经历过,但我们西南科工不是干这行的料。我看还是由一直负责我们西南科工技术装备进出口的中航政开公司来做吧。他们一直全程参与了我们西南科工对外进出口业务,西南科工会的他们会。西南科工不会的说不定他们也会。”
两手一摆,杨辉又将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了中航政开公司。这种事交给他们最合适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