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部分(第1/4 页)
而在这位科研主管走出来的时候,杨辉通过开门的一瞬间分明看到了传说中的包。皮国科研人员身影,看来7806雷达的研制有以色列参与是的的确确的事实,这在技术上杨辉倒是可以少担心一些。
这位技术主管明显在在刚才是和倪厂长有过初步的沟通,看到杨辉这么年轻是一点也不惊讶,还热情地伸手一起客套了一番。
带着杨辉就到一边的小会议室坐了下来:“既然杨总经理亲自到我们780厂来看看我们的7806雷达研制进度,那我就仔细介绍一下这款雷达的具体情况。”
说着就将一些雷达的大体数据写到了会议室的演示板上面,首先是这款雷达的工作方式:脉冲多普雷;频段:X波段;配用武器:霹雳8、霹雳11、C…801、机炮。
这些最简单的介绍也让杨辉很满意,霹雳8、C…801、机炮肯定是不用多说,那是必须要有的,而这里面的提到的霹雳11导弹则是前不久这才完成定型的共和国第一款中距离空空导弹,也就是前几年由西南科工牵线购买的英国第一代天空闪光导引头、发动机,配合魔都方面的红旗6导弹弹体研制出的中距离导弹。
据说性能还不错,颇为受到军队的好评,海军方面已经开始让西南科工升级那些采购的歼七四战机火控系统,好像再有两个月时间就可以让国内所有歼七四都用上这款导弹,并投入战备之中。
因此,对于这款雷达所制导的武器种类,杨辉还是颇为满意,对空的近、中距离导弹,对海的反舰导弹、以及万金油机炮都是可以使用。
“不错,在雷达制导武器方面都还很不错,就是不知道这款雷达的对地方面又是怎么情况?我们所提出的要求可是必须要有合成孔径地形测绘功能,这可是一项不小的挑战!”(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六章:有些不太实际
对地的地图测绘能就是为战机的对地攻击提供信息保障,而脉冲多普勒雷达的对地测绘就要靠多普勒波束锐化功能来实现对地的地形测绘。
雷达有了地形测绘功能就可以实现与飞机自动驾驶仪的联动,这在是战机超低空突袭所必须要有的能力,同时也是战机使用各种精确对地攻击弹药,跟踪地面目标所要的必须要素。
可以说,一款真正具备多功能作战能力的战机,都必须要具备最基本的地形测绘能力,不管是如何实现地形测绘,反正这一点都必须要有,这一点也是FC—17作战所必须。
既然是一开始就早早地提出了性能要求,这边研制7806雷达肯定要有这些考虑。
“这一点放心好了,在EL/M2035雷达的时候就有了地形测绘这一功能,我们现在研制7806雷达肯定没有问题。”
既然重要的地形测绘功能没有问题,这款雷达的大部分能力杨辉已经了然于心,只要能将重量控制下来,问题都不会太大。
这款雷达该有的功能都具备了,后面需要关心的就是各种数据,而数据中最重要的就要数雷达的探测距离。
雷达的探测距离在这个时候也已经有了大致的数据,这些是科研人员通过对雷达功率的计算而得出的,还是具备一定的参考意义。
这些数据本来是该保密的,不过这种保密的对象肯定是不包括FC—17的研制方。
当数据摆在杨辉的面前之时,看得杨辉和随同的三人都是一愣一愣的。
“雷达上视70km。下视46km,地形测绘大于140km?”
杨辉第一眼看到这数据就是各种不相信。这样的雷达性能恐怕至少得要是EL/M—2035雷达这一重量级的雷达才能做到,作为轻量缩小版的7806雷达。居然可以做到性能不缩水……
这简直是颠覆了杨辉对这款雷达的看法,现在这款雷达的性能到底有什么级别?
做个最简单的对比,美制的APG—67雷达上视72km,下视39km,这样的数据至少在探测距离上已经是达到轻型雷达的世界一流水平。
在共和国现在这样的雷达水平之上,研制一款出这样的雷达,绝对是放了一个大炮仗。
对于杨辉的惊讶,这边的介绍人员却是一点儿也不感到多余,要是杨辉没有为此感到惊讶那才怪了。
“是的。我们这次的雷达性能指标已经在某些方面超过了美国的APG67雷达,毕竟APG67雷达已经是81年研制的产品,在这些年得发展之下,我们也要有所进步才是。”
听到这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