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页)
乎都躲在了水沟边的草里。
“嗯,迎春,簸箕拿来。”初五给水桶里提了点水,高兴地说道。她也没想到来得这么巧,还没费劲儿找呢,正好就看见一条泥鳅了。
“诶!”
接过簸箕,初五快速挽了裤腿和袖子,在那泥鳅钻进去的地方就下了簸箕,一个用力往上提,提了小半个簸箕的淤泥。初五赶紧提上来,捡了地上一根小木棍就翻泥土。
迎春也不闲着,徒手就去扒淤泥,初五还没来得及止住呢就听她惊呼一声,“姐!抓到泥鳅了!哎,好滑!”泥鳅一身滑腻腻的,迎春两小手抓不住差点让它逃了。迎春忙把泥鳅丢进了水桶,那泥鳅进了水桶翻滚了几下就靠着桶边安静了下来。
“姐!我们可以做泥鳅钻豆腐了。”迎春望着那条泥鳅,想到美味的泥鳅钻豆腐,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嗯,等回家让娘做,我们继续。只下回你可别再用手扒淤泥了,谁知道里面会不会有蛇,用棍子扒知道吗?”初五自己怕蛇,也不忘嘱咐妹妹要注意。
“嗯,知道了!”迎春费力倒了簸箕里的泥土,兴奋的回道。也不知她有没有听进去,初五有些无奈。
这天她们姐妹两扒了几乎一整条水沟,收获了不少东西。其中有十五条大小不一的泥鳅,大概两斤多的小拇指大小的叫不上名儿的小鱼。还有一堆两指大小的蛤,黑黑的贝壳里虽没藏多少肉,但初五知道这蛤里的肉可是个好东西,有营养不说,做粥还特鲜甜好吃。她们还收获了两条黄鳝,都是迎春抓的,初五见了这长长的在淤泥里游动像蛇一样的黄鳝早吓得跳了起来,只有迎春惊呼一声去抓了起来。
她们一惊一乍的,起初刘长生还以为遇上啥危险了呢。后来听得是惊喜的叫声,就笑笑,没再紧张的跑过去看了。
太阳落到了山头,刘长生也割完了田草,招呼着姐妹两回家。初五早累了,她本就不是个孩子,一时的新鲜劲儿过了也就没那么多好奇了。只有迎春一直都蹦蹦跳跳的,这会儿子要回家了也有些不舍,恋恋的看着那水沟,对初五提议道:“姐,要不咱明天再来吧?”
初五无语,她这一天就够累了。明天就算还去抓鱼也不来这地方了,走路都累得人喘气,更别说她还淘了一天的泥巴,现在那双小手臂可累得连抬都抬不起来了。
几人回到家自是又引来家人的一阵赞叹,立夏本是气恼姐姐们不带她一起去的,这会儿见了水桶里的一堆东西也忘了赌气了,兴奋的蹲一边看她娘收拾那堆小鱼和泥鳅。
因为小鱼和泥鳅多数已经死了,那两条黄鳝和蛤却还可以留着。当晚便先吃了鱼和泥鳅,杨氏难得的拿出了两个铜板让初五去后村的豆腐坊买了两块豆腐,迎春如愿的吃上了那道泥鳅钻豆腐。
☆、第7章 佃户(七)
第二天一早,刘长生就跟着回来的七婶的丈夫水大年去了庄子。家里就剩了杨氏,田里的活也料理的差不多了,杨氏也就不急着下田,在家带满福,并开始准备冬衣了。
牛头村这地方属于南方,每年也能种两季稻子,但一到冬天也是会下雪的。只是雪下的都不大,但因为是南方天气就湿冷湿冷的,冻人得很,每家每户一到秋天就开始准备冬衣。
她们家没那么多余钱一年一年的做新衣,初五穿的冬衣都是爹娘的改小了的,她后面两个妹妹的冬衣又是穿她穿短了的。就这样一年一年的穿下来,外面的棉布都换了好几轮了,里面的棉花还都是拆了再用。不仅冬衣,她们姐妹的衣服几乎都是改小的旧衣,新衣她们一人也有一套,但平时是不舍得穿的,只有过年过节或是走亲戚的时候才舍得拿出来穿。牛头村孩子们的衣服几乎都是这么改小了穿的,所以一到这时节,闲下来的村妇们就多了一件缝补拆洗的活。
这天杨氏拿出了家里所有的冬衣,沿着侧边开了线,掏出棉花放在大簸箕上晒。初五和两个妹妹也没闲着,都帮着往外掏棉花。满福乖乖的睡在一边的澡盆子里,举着自个的脚丫子往嘴里凑呢。
杨氏抱了换下的冬衣皮子放木盆里,又舀了早起烧好的热水兑了冷水,放上皂荚泡洗。掏完了棉花,迎春和立夏在院子里玩抛石子,初五一边看着满福一边看着她们玩。抛石子她并不陌生,小时候也经常玩,三颗五颗或是七颗圆溜的小石子地上手上的抛接,接不住就算输了,再换另一个人来玩。一关一关的既简单也好玩,是农家小女孩最好的消遣了。
初五正看着,门外传来了隔壁七婶方氏的声音,“哟,大妹子在家洗冬衣呢!”
她娘杨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