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第3/4 页)
更想知道这其中到底有什么问题了。
“回娘娘,二姑娘那生辰八字并面相,小道并小道之先师也早已看过。都说二姑娘乃尊贵之命,一生造化福禄无穷,更兼得贵婿贵儿——不瞒娘娘说,便是府中各人,造化都甚好,只是悉皆不如二姑娘哩。”
“哦?真个儿如此?”
听到林道士的话,让于氏喜上眉梢。但是她随即困惑起来,又问道:
“既是恁的,你怎的才刚又不直说?”
“……这……回娘娘,实是有些话,小道不好开得口啊。”
“你直说、直说便是了,到底还有何事?莫不是璇丫头那命……”
“娘娘,非是小道危言耸听,只是二姑娘此命,虽极尊贵,却不得入皇家,若入皇家,只怕后患无穷啊!”
“什么?这是怎么说的?!”
于氏紧张起来,连忙追问。林道士虽说已经满头大汗,可是又因为在王妃面前,所以根本不敢举手去擦,因此只好顶着满脸汗水,继续小心翼翼地斟酌着词句回答对方:
“二姑娘从小多病,在四岁那年,因在陋庙中当了寄名弟子、得了法号,方才消病消灾,娘娘可还记得此事?”
于氏不住地点头,同时说“自然记得”。这时,林道士长叹一声,又说道:
“其时先师已参透二姑娘的命格,知道她命中不得与皇家有牵连,因此才不得已,斗胆请府中让姑娘当上寄名弟子,这方才好了。先师西去之前,已然吩咐过小道,必到万不得已时,不得将此事泄露出去。更兼姑娘身份贵重,因此小道方不敢将此事说出,只是如今姑娘也已大了,想来不日便可得朝廷敕封。小道每每想及至此,都焦虑不已哩。”
“你细讲讲,我那丫头,若真个入了皇家又如何?她原本便是王爷嫡女,早已是宗室之人,又怎么会惹来祸患?”
“娘娘不知,二姑娘用王爷嫡女,自是尊贵之命;宗亲之命,乃是上天注定,绝无半点不当之处。只是若待二姑娘被朝廷钦封为郡主之尊后,只怕……只怕祸上其身,到时便难救了!二姑娘天生便是宗室之人,却不能敕封皇家之名号,这才是###命。”
“怎么不该封她?你说这些,又有何凭证不成?”
“娘娘,事关重大,小道也是思虑良久,方才向娘娘一一道出个中原由。二姑娘命是好命,此不必再看;只是若一时要得朝廷封赠名号,体说是郡主,哪怕是县主翁主,二姑娘此命也要休矣!只有避过此一劫,日后让二姑娘像寻常人家那般定下终身大事,这方能一生平安,造化无穷。”
于氏听了这些,吃惊得好久都说不出话来。自己女儿从小身体弱、后来直到当了真武庙的寄名弟子,这才好起来,这件事她当然还记得很清楚。只是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亲生女儿的命格,居然会是这般让人意外难解!而且听林道士这么一讲,不就是说女儿这一生都无法当上郡主甚至是更低级别的敕封了吗?这点让她无法接受,于氏连连摇头,直说:
“这不成……我不信!”
“小道惶恐!”林道士一撩袍子下摆,已经是跪了下去。“只有如此行事,二姑娘方得平安。若不然,若不然……这底下的事情,小道也不敢说了。只是便是失却这封号之尊,也无碍姑娘的尊贵之命。他日便是没有郡主之称,也必有一品夫人之命,而且二姑娘两额朝拱、更兼声响神清,必能得贵婿且益夫旺子,贵不可言呐!”
“这怎么成!我朝祖制,藩王之后,必得敕封,更何况我那丫头又是嫡出,怎的反倒不该有这命?!我且问你,你说得可是实话?”
“小道岂敢瞒骗娘娘!便是有天做胆子,小道也绝不敢做出这等无伦无理、欺瞒尊上之事!还请娘娘体察!”
于氏满心气恼,见林道士磕头不迭,模样十分狼狈,便令他退下,自己则独自坐着生闷气。当林道士被引路的小太监领着,离开荣德殿的时候、没人看到,这个老道士擦去一脸的汗水,瞥了瞥身后荣德殿那个方向,如释重负地吁了口气,然后赶紧三步并作两步地跟随着前方的引路太监离开。
在东宫那里,于氏仍然在想着刚才与林道士的交谈。她越想越气,那神色自然好看不到哪里去。李妈看见,便悄悄让宫人们都退到殿外(免得她们在跟前侍候时打扰到王妃),自己则在一旁静静地听命。
过了好一会儿,于氏才抬起头来,对李妈说道:
“你说天底下哪有这等事!那林道士嘴里胡唚些什么?璇丫头不得当郡主?便是连一个皇家尊号也不能有?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