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页)
去找主持。”
周姨娘早就乱了心绪,也没注意自己一贯软弱怯懦的女儿怎么突然间精明起来,还不结巴了。
两人沿着小路走着,看到一个小沙弥,慕容薇停下,“娘,冷静些,不要让人看出破绽。”
她微笑上前问道:“这位小师父,可见得住持方丈么?”
那小沙弥才八九岁,一脸憨态,此刻看到她们两个佳人,愣了愣,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今日是初一,方丈开坛讲经呢,夫人和小姐若是要见,小僧引你们去便是。”
“有劳小师父了。”慕容薇扶着周姨娘,不紧不缓地跟在小沙弥后面前行,态度从容地仿佛在自家院中散步,让人看不出半分不妥之处。
周姨娘的心也不知道是否因女儿的镇定而渐渐平静下来,这时才发现女儿的反常来,侧目而视。
若不是到了听经的大殿,到处是人,她真想看看面前之人究竟是不是自己女儿。
小沙弥将二人带进了东偏殿,这边都是女客。慕容薇看了眼,笑着对小沙弥说:“我娘想面见住持,捐三千两银子做香火钱,不知道住持是否有空相见?”
“住持在后殿呢,夫人小姐请。”小沙弥也诧异他们的大手笔,心里猜测这是哪家贵妇,一次就捐了三千两银子。
周姨娘听了这话杏眼圆睁,吃惊地拉着慕容薇的手,“薇儿,你怎么……”
“娘,待会再说。”慕容薇知道周姨娘想问她怎么捐出这么多香火钱,可不如此那容易见到相国寺的住持呢?这儿可不缺名门贵妇,人家凭什么见你?
这些银子已经是包袱里面所有的银票了,是周姨娘这些年攒下的体己,有的是娘家留的,加起来就是这些了。
到了后殿,小沙弥通报了,进了殿,住持智能大师微微一笑,合十见了礼,“不知这位夫人找老衲为何事?”
慕容薇扯了扯母亲的手,周姨娘这才上前行了礼。
“智能大师,小妇人打扰了,奴家夫家姓慕容,这些日子女儿病了住在相国寺,多亏了智义大师施药,现在病好了,想来还愿。”
周姨娘眉间轻愁,想到捐出这三千两银子,手上可没有银钱,这可如何是好?
人呢,蒸发了?
“原来是慕容夫人。若是为此夫人倒不必客气。只是——”那住持仿佛想起了什么,目光一凝,“夫人脸色潮红,似是有些不妥?不知是否身体不适?是否要唤奴婢来送您回去?”
慕容薇咋舌,暗呼这老和尚好生厉害,光从几句话居然看出了很多事情。
这京城中姓慕容而且最近落水生病闹得沸沸扬扬,且住在相国寺的也只有那位慕容家的妾室和小姐。但一下子拿出如此多钱显然不合常理,他恐怕是看到周姨娘脸色不对劲,已经猜到了些事情,知道对方绝对有所求。
这老和尚问他们要不要回去,显然是不想卷进大家族的内斗中去。
“大师果然是得道高僧,我母亲的确有些不舒服呢。幸得大师为母亲做法驱邪,母亲虽然有心向佛,奈何不能遁入空门,只能奉上三千香火,异日多多奉献,将来在家建了佛堂早晚参拜菩萨。今日是初一,我们特来听大师讲经的。还请大师准许我们聆听佛祖真谛。”
说罢弯腰一拜,智能大师听她如此说,只得虚扶一把,“小姐言重了,还请二位去殿内候着,二位一片向佛之心,老衲已知。”
本来他是不想卷进这些事情中的,只是那位小姐太聪明,说给了那么多香火,却只要求他证明他们今日都在听经,这让他也不好拒绝。
“多谢大师。”慕容薇搀扶着母亲离去。
周姨娘愣愣地看着女儿,直到女儿拿出了银票,交给僧人,又跟那小沙弥不知道说了什么,见那小沙弥走了,她才说话。“薇儿,你变了,你真是我闺女吗?”
慕容薇心道我的确不是你女儿,只是如今成了你女儿,总也得为人家尽孝道。
她叹了口气:“母亲,我知道您想说什么。其实我从鬼门关走了一趟之后,便想开了。以前那样活着实在无趣,因此女儿决定重新开始,以后为自己活着。倒没想到因祸得福,不再结巴了。这大概就是书上说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吧。”
周姨娘仿佛从未见过她般认真打量着女儿,一时间不知道该欣慰还是该难过,掩面哭道:“都是娘没用,让你受委屈了。好好,今后你想开了便好,不要再想那些子攀不上的人了。”
就这慕容薇两母女听经时,那西园中却正有精彩的一幕发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