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页)
步,要行大礼!张海潮连忙扶住问道:孙施主的井多少年了?快出卤水了吧?
杨紫衣狠狠瞪他一眼,这臭道士!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孙老头叹了口气:俺爹打的石圈,俺凿了一辈子,五十一年了!今天放绳子俺算了算,三百六十丈啊!还没有出卤水,瞧这样,这口井老头子是没指望了,儿子们孙子们都劝俺不要凿了。可俺舍不得。孙家是大户,没有自己的井可不成,还要等到后半夜去王家、张家、刘家的井上花钱排队。老头子不服气呀!他们的井没有一口过百五十丈的。凭什么俺的井三百六十丈还不出水、、、、、、
说完,老泪都要流出来了。
张海潮看了看井口,只有海碗粗细,里面肚子倒不小。一套奇怪的机器在旁依次排开,其实就是滑轮辘轳加绞盘。张海潮一时好奇,上了盘车。这种立式人力脚踏盘远比不上卧式牛拉盘。不过倒是蛮好玩的,最起码头一次踏盘的张海潮这么认为。方才老孙头已经提升了二百多丈,约两盏茶的工夫张海潮就把钻头踏上来了。嘿!真是个大家伙,整个一小号尖头铁梁!张海潮心道,自己铁定扛不动,至少有三把黑刀那么重。
孙老头搬开盘车与辘轳中间的连接杆,再把辘轳的卡子一辙。那钻头像鱼鹰扎猛子似的一头从天下窜回井中。望着飞旋的辘轳,张海潮心道:奶奶的!费这么大劲拉上来,屁点工夫就能掉到底儿!
孙老头习惯性的凑到井口侧耳听声。像定住了似的,动也不动。声音不大,但地面明显震动了一下。
“爷爷,到底了到底了”,孩子们道。“知道,知道,爷爷知道。”说着,孙老头爬上盘车开始踏盘。
张海潮道:孙伯,这事不能急,急也急不来,您呀,就把它当个乐子,每天就砸它个几十通。
孙老头笑道:下面出水了!多半是井又漏了,又漏了,唉!又漏了!
张海潮不知道井漏了有多麻烦,为了补漏搭上几条人命都不希罕!
杨紫衣道:孙伯净往坏处想,难道就不能是出卤水了?
孙老头高兴道:兴许,兴许!
张海潮也上了车,帮着踏。
长话短说,不到一顿饭的工夫,又把钻头提了上来。孙老头偿了偿钻头上的黄泥汤,面色都变了:咸的呀!真是咸的!您偿偿,您偿偿!!!
他满手的泥巴,好像大便一样冲着人家脸送,吓得紫衣连退三步。
孙老头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向孩子们喊:快快,快呀!换小桶,换小桶!
七八个孩子猴子似的爬上井架,从三个桶中选了最小的换上,钻头则挂在井架上。哈!原来这个是小桶啊!足有一丈五,比碗口稍细。根本就是一大竹杆!再看另外两根,一个有三丈,一个有五丈!都是几个竹杆接在一起,粗细倒是相同。难怪丈五长的叫小桶。
竹桶是慢慢放下去的,费了点时间。等又提出井口,上下已经全是泥了。
这可怎么倒啊?要三五个人扶吧?那根五丈的倒次水至少要十个人吧?张海潮正在瞎想,两个小孙子,抬来个大木桶,压在井口上,放在竹桶下。另一个用根小竹枝一捅!黄泥汤滚滚而下。哦?!原来是这么回事,这竹杆被上下打通后,又用牛皮之类的东西从里面封住底。只能进水不能出水,要想放水,一扎就行了。
不等孙老头去偿,孩子们就着桶喝起了泥水,不大会儿,一群小泥猴纷纷乱吐!咸!太咸了!
孙老头左看右看,扑通跪在地上,向张杨磕头道:盐神公公,盐神婆婆,多谢了,多谢了!
张海潮心中不忍,这不是贪天之功吗?杨紫衣笑道:老孙不必多礼,等你家发了财,不要忘了在城外给我们造座小庙,添点香火。现在的盐户是越来越不象话了,象你这么诚心的真是太少了。
老孙捣蒜似的磕头,更可笑的是七八个小泥猴子也跟在爷爷屁股后面磕头,还什么公公婆婆的叫。
杨紫衣拉着张海潮出了大门,拐到无人处,终于忍不住大笑起来。好一会儿方道:我说你长得像盐神,你还不信。在障县我还以为你装盐神呢。这回信了吧?人家五十一年没办成的事,你只小半下就出卤水了。
张海潮心道:有这么巧的事吗?
(作者从阴暗的角落露了个头:各位看官,知道我的本事了吧?别说是出卤水了,我能让它出金条你信不信?不信?等一下我让天上先掉下个星星把姓张的砸死!
作者掏出极品魔杖,高声颂道:
啊!
无穷无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