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部分(第2/4 页)
六十六户军户,其中有男丁一百四十九口,其中十五岁以上之壮丁为一百一十六口,丁女一百六十九口,其中十三岁以上之壮女一百三十六口,十三岁以下者三十三口,共三百一十八口。
第三次的百姓来源则是流民了,第一批流民中选出来的合格者一共是三百一十九人,其中有丁男一百八十人,都是十岁到四十岁之间的,丁女一百三十九人,都是十三岁到四十岁之间的。除开那些已经被董策收为家丁和奴婢的百姓,一共有户数为一百二十一户户,其中口数在两人及两人以上的一百一十户。
这些日子又陆陆续续的有流民来投,周伯王羽等人便按照董策的吩咐,按照之前的规格一体处置,把他们安置在有荒地的所在,分给耕牛等一应器具,同时也先给他们来个下马威,让他们知道以后须得遵从的规矩和要履行的义务。
董策不在的这些时日,又多了五十七户,一百六十九口。
现下算来,董策的磐石堡已经有户数二百九十一,口八百九十六。
其规模,大致和现在一个大型的村堡差不多。
按照自从隋唐时候传下来的规矩,一甲之中,多不可超过十五户,少不可少于六户。不过董策讲究一个标准化,制度化,规定的一甲就是十户,只不过由于多出一户来,所以最后一个甲,分成了十一户。
一共二百九十一户,二十九个甲,很快,所有甲长便都安排完毕。每一甲的人,基本上都是住的相近的,也都熟悉。
王通宣布完任命之后,又大声道:“凡我磐石堡之属下,十家置一甲长,百家置一保长。凡遇盗贼、逃人、奸宄、纳粮、杀牛、窃发事故,邻佑即报知甲长,甲长报知保长,保长报于上官。上官核实后,妥善处置。若一家隐匿,其邻佑九家、甲长、保长不行首告,俱治以重罪不贷!”
“下面任命保长!”王通说到这里,顿了一顿,眼睛往下面扫了一下,那些甲长一听,立刻都是眼睛一亮。能够管理百户的保长,和手底下只有十户的甲长,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他们都是有些心热。
王通嘴角露出一抹嘲讽的笑,大声道:“第一甲到第十甲,为第一保,第一保保长,周伯!第十一甲到第二十甲,为第二保,保长王羽!第二十一甲到第二十九甲,为第三保,第三保保长李贵!”
而后李贵三人便站出来向众人拱了拱手。
他们三个现在在董策的麾下负责民政这一块儿,时常在下面跑动,是以这些百姓们都是对他们很熟悉。那些甲长一听,心下都是有些失望,不过这一丝浅浅的失望情绪很快便是消失了——毕竟他们前一阵子还是流民,哪里敢有什么野心?立刻就转变成了如何巴结好保长的问题。如此任命,董策自然也是有自己的顾虑的。俗话说升米恩,斗米仇,让这些百姓们脱离苦海,有了田地,有了吃食,这已经是对他们极大的恩德,百姓们自然也会感念。
一
%77%77%77%2e%64%75%30%30%2e%63%63/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一五四 不劳动者不得食
但是如果让一个在数十日之前还随时徘徊在饿死边缘的流民这么快就成为了手中管辖百户人家的保长,权力急剧膨胀之下,说不得他们会做出什么来…
防患于未然,自然是很有必要的事。
而且保长只要是抓民政这一块儿,现在董策已经有意识的让麾下军政分开,把周仲王羽李贵他们几个不大擅长冲阵打仗的给安排到民政的岗位,也算是得其所哉。
当然,周仲不是不能打,而是未免太过心慈手软了一些、
董策发现现在虽然人少,却也有着一个极大的好处——由于人少,能够尽最大可能的把他们召集来听自己宣读命令,中间不会有什么隐瞒克扣,不会有人上下其手。每个人都能真正领会到上位者的意图,而不是被自己身边那些小吏控制着。
他算是知道古希腊的那些城邦为何有这么高的动员能力了。
待王通念完,董策又使了个眼色,耶律斡里和心领神会,想起今天早上董策教给自己的话,在心里暗暗念了一边。
王通下来,耶律斡里和大步跨上去,扫了众人一眼,嘿嘿冷笑一声,大声吼道:“还有一桩事儿,却不是什么好事儿了!”
他一开口,下面顿时鸦雀无声。百姓们都很怕这位长相凶恶的粗壮大汉,耶律斡里和是磐石堡的军法官,现在磐石堡的各项规章还没有立起来,因此他是军法民法一把抓,只要是有人犯事儿就归他管。便是他现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