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3/4 页)
证,最终的底价确定为30万人民币,如果唐先生对此没有异议的话,请签个字。”
拍卖也称竞买,在改革开放之前,拍卖是非法的,在1979年版的《辞海》中明确解释拍卖为——资本主义制度的一种买卖方式。随着中国开始步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拍卖总算被披上了合法的外衣。拍卖最大的魅力在于竞争,由于拍品最终的成交价跟拍卖行的收益挂钩,所以,拍卖行会竭尽全力的运作引来竞争者的参与,使拍品的价值达到最大化。
“嗯,没有问题。”唐风爽快的签了字,柳月看着唐风那非常别扭的字迹不禁皱了皱了眉头,这人文化素养挺高字却这么难看。
拍卖大堂的布置就跟法院差不多,只不过法官换成了司仪,旁听席变成买家所在的贵宾席。唐风、陈彦和柳月一起坐在了拍卖大堂的后排,那边正忙着跟客人寒暄的朱碧薇看到三人之后抽空走了过来。
一番招呼后,朱碧薇对唐风说道:“唐先生,我们这次可花了大力气了。”
“辛苦,辛苦。”唐风嘴上客气,心里却在嘀咕,废话,如果没有好处可拿,你们能这么积极?高举宰人刀,就不要装清高。
朱碧薇指着远处一位满面红光的老者还有跟他交谈的人对唐风说道:“他是谭派的泰斗,他身边的那位是尚派的代表人物,还有一位是梅派的大腕。”唐风顺眼望去,这群人无论是穿着打扮还是气质神态都很有派头,一看就不是等闲之辈,要知道,过去的他们可都是超级巨星。
由于程长庚是京剧的鼻祖,京剧的其它流派或多或少都跟这位鼻祖有些渊源,谭派的创始人谭鑫培就曾拜他为师。陈彦是北京人,他对京剧的了解远比唐风多,他说道:“这梅派的创始人就是梅兰芳,尚派就是尚小云那一拨,这些个徒子徒孙们可都是享受国务院津贴的。”
“情况有些不妙吧。”唐风一看到这些人这么熟络心中就开始打鼓,朋友讲默契,冤家出高价,要想那块笏板能卖个好价钱就得让他们死磕,最好是争得头破血流,但这些人都这么客气就不对了,到时候互相一谦让,稍高于底价就能成交。
陈彦说道:“唐风,你这就不懂了,中国人就喜欢窝里斗,同行相轻,别看他们表面儿惺惺相惜那叫一客气,心里恨不得对方演出时摔死。当然,真要摔死了那还得戴着墨镜送上挽联花圈儿,谁让他们天生就是演戏的呢。”
朱碧薇指着一位走向那群人的年轻女人说道:“她也是我们今天邀请到的贵宾,南方京剧界的一姐林芊羽。”
京剧戏班原本是没有女性演员的,京剧南下到上海后,京剧舞台上才开始出现女艺人,当时称为“坤伶”。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演出的市场化改革,女性京剧演员的先天优势得以体现,尤其是年轻貌美的女性演员,她们逐渐成长为京剧界的主角。这位林芊羽不光在京剧舞台上风光无限,她也拍过**演过电影,是真正意义上拥有众多粉丝的明星。
唐风才不管什么明星不明星的,他只希望他的笏板能买个好价钱,这时候,拍卖专场正式拉开了序幕,参与竞拍的人陆续就坐。司仪的酸水冒过之后,第一件拍品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哇,这种主意都被你们想到了?”唐风看到那件拍品之后不得不佩服朱记拍卖行的本事,真是世界如炒锅,无处不炒作!
★感谢兄弟们的支持,让《盛世收藏》可以跟那些只能让覆仰望的书一起出现在推荐榜上,请大家继续支持吧,覆必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第三十四章 炒作无极限
听到唐风错愕的问话,朱碧薇笑着对唐风说道:“这主意是我们公司的副总想出来的。”
人才,难怪中国到现在还拿不到诺贝尔奖,脑筋全动这上面来了。这边的唐风还在暗自嘀咕,那边的林芊羽朝这边走来,跟她一起过来的还有一位三十岁上下、梳着老板头的男子。陈彦的目光望向那一男一女,低声在唐风的耳边说道:“虽然改朝换代,捧角倒无处不在。”
唐风打量着那男的,说道:“但愿这家伙真有钱。”既然是京剧界的人,林芊羽当然是冲着那块笏板来的,她旁边的那位男士一看就是有钱的主,美女心仪之物,英雄当然志在必得。
陈彦奸笑着说道:“要是他还有位情敌那就更精彩了。”看来陈彦这家伙也是一人才,跟张X中一样,脑袋瓜里没其它的,全剩狗血情节了。
()好看的txt电子书
等到林芊羽两人在唐风他们前排落坐,唐风开始关注这第一件拍品,这是一幅直幅卷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