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第3/4 页)
关注,当今的党员干部更应有慎独之功。慎独虽然是古人提出来的,但并没有因时代的更迭变迁而失去现实意义,因为它是悬挂在心头的警钟,是阻止陷进深渊的一道屏障,是提升自身修养走向完美的一座殿堂,讲的就是在没人监督的时候,自己的所做所为才能最为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的情况。慎独作为一种道德修养的方法,最早出现于《礼记&;#8226;中庸》篇。近代,刘少奇同志曾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中,对慎独作了更通俗的解释。他说,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而不做坏事,这就叫慎独。星移斗转,日久天长,慎独成为一种美德,一种精神在传播、弘扬。慎独在当今已成为一个专用名词,人们都喜用慎独作为座右铭,其内涵已广为人知,但其内容却与人们以往的理解大相径庭,所以人们往往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诠释和说明。慎独是一种修养,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也是一种自我挑战与监督。柳下惠坐怀不乱,曾参守节辞赐,萧何慎独成大事。东汉杨震的“四知”箴言,“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慎独拒礼;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主,勿以善小而不为”。范仲淹食粥心安,宋人袁采“处世当无愧于心”,李幼廉不为美色金钱所动。元代许衡不食无主之梨,“梨虽无主,我心有主”;清代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叶存仁“不畏人知畏己知”,曾国藩的“日课四条”: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其所谓慎独则心泰,主敬则身强。以上种种,无一不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古往今来,慎独境界者不乏其人。诗人陆游,一生都专诚、专注于爱国的情操,恪守抵抗侵略、重振王朝的信念,写出了大量具有爱国主义豪情的诗篇。早年“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的壮歌,中年“报国计安出,灭胡心未休”,晚年“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解为国平燕赵”。这就是一位爱国者的慎独心志。此心志,一生恪守,至死方休,可歌可泣!慎独是一种情操,慎独是一种修养,慎独是一种自律,慎独是一种坦荡。“吾日三省吾身”,即是慎独的工夫。三省其身,即面对自己,澄清自己的内部生命,纯粹是为己之学。鲁迅曾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和更无情的是解剖我自己”。
要做到慎独也实有难处。一则金钱自古至今不失其巨大魅力,曾引多少“英雄”竞折腰,以至钻进钱眼不能自拔;二则行贿者往往是“隐贿”,故受者易“以视而不见而移其心”。因此,有的党员干部往往就把不住慎独这一关,以为人所不知而放松了自我约束,在权钱交易中愈陷愈深,走上犯罪道路,气节也就全无。自古以来,为官者无论职位高低,只要握有实权,便会有人来“献媚”,大凡是乘无人注意之机,暗中进行。因此,“居官者”要拒腐防变,“必慎其独也”。据传历史上有一个“曹鼎不可”的慎独故事。明代曹鼎任泰和典史(相当于现在的检察官),在一次捕盗贼的时候,抓了一名绝色女贼,由于离县衙路远,故宿在一座庙中。月光下,女贼千方百计以色引诱他。为提醒自己抵住诱惑,曹鼎写了“曹鼎不可”四个字贴在墙上。过了一会儿,他想,在这荒郊野外谁能知晓自己干了什么?便把纸撕下来,就要破门而入。可转念一想,觉得不妥,这不是因私欲而废公法吗?再过一会儿,他又生歧念,再次把纸撕下来。可是刚要进门的时候,良知告诉他:这样不行,乘人之危是不道德的行为。最后,曹鼎终于保住了清白之身。可见,慎独是很难的,其思想斗争的激烈程度不亚于同盗贼兵戎相见。“处显而修善,在隐而为非”,这是另一种“不慎”之人的活画像。有些领导在台前大讲清正廉洁,在台后大肆收受贿赂,“吹、卖(官)、嫖、赌、贪”五毒俱全。然而,“修善”与“为非”终究是不能同日而语的,一朝“为非”,终归是隐不住的。自以为隐蔽得好,其实是“人之视已,如见肺肝然”,无论怎么做表面文章,也不过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一些领导干部犯罪,很多是抱着无人知晓的侥幸心理作案,侥幸的结果却只能是不幸。俗话说得好,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要做到慎独,关键要在“内功”上下功夫,要锻炼自控能力。所以不能慎独者,主要是自身修养不够,“自心”不净,“内功”不扎实。因此,作为党员干部要切实加强党性修养,常用党性来衡量自己,正如古人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矢志如一地实践党的宗旨,入心入脑地学习“###”重要思想,使自己牢固树立廉耻观念,淡泊名利,以廉为荣,以不廉为耻,筑牢思想防线,以此消除私欲,勤政为民,拒腐蚀、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