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页)
后记
写这本书,我用了整整3年时间。我不是学者,理论功底十分有限。我更不是专家,研究能力自感力不从心。但选择写这个题目,也有自己的优势。从走上县处级领导岗位至今近20年,担任厅局级领导职务也有10多年。经过多年的各种形式学习,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能力,多年的“官场”生涯更为我的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身为领导干部队伍的一员,既可以置身其中,总结自身的经验体会,又可以超脱其外,观察别人的一言一行;既有机会对一般人高不可攀的上层领导近距离观察,又可以对大大小小的同僚与下属细致审视。我所取得的第一手材料,给我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的每一段论述,都是具体模特的真实写照。
在我的工作圈子和生活圈子中,领导干部居多,上至省部级党政官员、总部军区级部队首长,下至基层科队所长、连排级干部。在这些大大小小的领导干部中,不乏富有人格魅力的人。他们曾给我深深的感动,有的甚至令我感到震撼。我为自己所在队伍中有如此众多的优秀分子感到自豪。但同时,我也遇到不少缺乏人格魅力甚至是毫无人格魅力可言的领导干部,令我为之感到汗颜与羞愧。我虽身居领导岗位,但一来我的职务不高,特别是在“不到北京不知道官小”这样一个地方,轮不到我“高高在上”;二来我不是一个只知道往上看的人,我的朋友当中不乏普通的黎民百姓和与我职务相差悬殊的部下。我能够经常地听到他们对各级领导干部评头品足,他们喜欢什么样的领导干部,不喜欢什么样的领导干部,时常令我深为感慨。我经常在想,我们的领导干部,有多少人能够经常去听一听群众的肺腑之言呢?很多人习惯了前呼后拥,听惯了阿谀奉承,天天生活在虚幻之中,飘飘然然的,自我感觉良好。他们只看到表面上的毕恭毕敬,只听到当面的溢美之词,而群众在内心深处对他们的真实看法,在背后说他们一些什么,他们或许根本就不知道,甚至也不去想。我觉得这是很危险的。不仅对他们个人很危险,对党的形象、党的事业、党的领导都是一种潜在的危险。领导干部重视自己的人格修养,在群众中树立起良好的个人形象,就是在给我们这个党、这个政权增光添彩。这是每一位领导干部必须承担的重要责任。如果我们党内多一些像周总理那样的领导干部,我们党怎能不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我们的领导干部怎能不受到衷心的爱戴,我们的事业怎能不从胜利走向胜利!可惜,像周总理那样的领导干部在我们党内、在我们的领导干部队伍中还是不够多。提高领导干部人格修养的自觉性,引导领导干部高标准地加强自身人格修养,对于党的建设、政权建设以及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来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我写领导干部人格魅力修养,反映了我对人格修养目标的信念追求和在人格修养方面的理念观点。但这并不等于说我是一个人格修养的成功人士,是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领导干部。在写这本书的过程当中,我全面回顾总结个人的经验教训,从中获得很多灵感。其中,教训多于经验。在多年领导工作经历中,我曾有过很多挫折与失败。为此,生出很多自责与懊悔,也生出很多感悟与新知。写这本书,也是为了能有更多的人能从中受益,少走一点我曾经走过的弯路,尽量避免本来可以避免的自责和懊悔。
这本书的内容涉及诸多领域的理论知识。我是一边学习、一边研究,非常吃力地完成本书写作的。其间几次觉得难以胜任,搁置两三个月都写不下去。但每一次都给自己打气,鼓励自己“最后的胜利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我深知自己学疏才浅,虽然坚持完成了对于我来说的堪称“巨著”,但写至如此并不能使我本人满意。书中许多方面的内容自己读起来仍有言犹未尽、言不及义之感,觉得话说得还不够到位,问题分析得还不够透彻,有些观点虽然写出来了,但实际上多少还是有点拿不准。本来应该进一步下功夫去完善一些内容,但一是自己的能力水平所限暂时还做不太好,二是想早一点推出本书早一点发挥有益作用。有些内容虽然不够成熟,但如能因此引起关注与讨论,也是有益的。我将认真听取各方意见,继续深入学习研究,对本书内容作出补充、修改、完善,争取有机会再版。如能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和领导干部个人的成长进步作出一点微薄贡献,起到一点促进作用,我也就知足了。
2008年5月22日于北京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晋化,河北省宁晋县人,北京市公安局副巡视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