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1/4 页)
13日,东方危�X(李君维)发表《《 太太万岁》 中的太太》对剧本做了较为客观的评价。
14日,《太太万岁》在全上海皇后、金城、金都、国际四大影院同时公映。桑弧导演,蒋天流主演。12 月下旬的《大公报》、《申报》、《新闻 报》都报道放映盛况。
同日,方澄《所谓“浮世的悲欢”——《 太太万岁》 观后》载《大公报·大公园》。
15日,徐曾《张爱玲和她的《 太太万岁》》载《新民晚报·夜花园》。
19日,沙易《评《 太太万岁》 》,载《中央日报·杂艺》。
1948 年
1月7 日,莘薤《我们不乞求,也不施舍廉价的怜悯——一个太太看《 太 太万岁》》,洪深《恕我不愿领受这番盛情——一个丈夫对《太太万岁)的的 回答》在《大公报·戏剧与电影》上发表,
母亲迁居英国,领养一个华侨的女儿。
张爱玲与姑姑由于经济拮据,搬出赫德路公寓,辗转搬迁过两处房子,最终在卡尔登公寓301室住下。
父亲与后母搬到意见14平米的小屋子居住,再没有搬迁。7月,弟弟在无锡分行工作。
1949 年
2月,参与桑弧创作的的电影剧本《哀乐中年》,在上海潮锋出版社刊 印,列为“文学者丛书”之七。
5月,上海解放。夏衍负责上海的文艺工作。对上海小报进行整顿,端正风气,要给读者提供有益的、多样化的趣味性内容。
6月,夏衍指示龚之方,要他与唐大郎一个能力强、素质好的小报班子。一个月后,《亦报》创刊,龚之方任社长,唐大郎任总编辑。向张爱玲约稿,张答应用笔名供稿。
是年,《哀乐中年》拍摄公映。仍由桑弧导演。
弟弟转上海中央银行总行人事处工作。
本年,胡兰成出逃香港,后转赴日本定居。
1950 年
3月25 日至 1951 年 2 月 11 日,张爱玲用笔名梁京撰写的长篇小说《十八春》在《亦报》上连载,至次年3月连载完毕,全文18章,25万字。在社会上产生强烈的影响。不少读者天天抢读《亦报》,张爱玲在上海又引出一批“梁迷”。《十八春》还引起周作人的关注,他曾在自己的文章中两次提及这部小说。桑弧在《亦报》用叔红的笔名发表评论《推荐》。张爱玲并参加《亦报》组织的“与梁京谈《十八春》讨论会”。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张爱玲年谱简编(15)
7月24——29日,上海召开第一届文艺代表大会,大会主席为夏衍,梅兰芳、冯雪峰为副主席,周信芳(麒麟童)为执行副主席,陈白尘为秘书长。张爱玲在夏衍的关照下,应邀出席,坐在后排,在一片灰蓝中山装的代表中,她身着旗袍,外面罩了件网眼的白绒线衫,显得非常突出。这次会议对张爱玲的触动很大,也是她最终出走的原因之一,她发觉时代变了,而她自己却没有变,这中间就产生了难以逾越的距离,她是跟不上这时代的。
弟弟失业。张爱玲与姑姑搬到南京西路上的卡尔登公寓(今长江公寓,黄河路65号)301室居住。
1951年
2月11日,《十八春》在《亦报》连载完毕。
因想要写的一篇小说需以西湖为背景,她参加了中国旅行社办的观光团体,到杭州去实地体验。
11月,《十八春》由上海《亦报》社出版单行本。单行本发行后,报社专门组织一次“与梁京谈《十八春》”座谈会,张爱玲到会并作了发言。
11月4 日至次年 1 月 24 日,中篇小说《小艾》在《亦报》第三版连载。上海市电影剧本创作所成立后,夏衍兼所长,柯灵为副所长,夏衍拟聘张爱玲为编剧,但因有人对她的背景持否定态度,只好等待时机。 张爱玲知道香港大学早已复学,写信联系申请继续因战争中断的学业,得到许可后,便积极策划离开大陆。
1952 年
1月24日,《小艾》在《亦报》连载完毕。香港大学批准张爱玲的复学申请。
7月,持港大证明从广州坐车经深圳赴香港,离开大陆。走时与姑姑约定互不通信。在香港先寄居于基督教女青年会,8月20日,在港大注册登记,香港大学注册表内,附有文学院长贝查的函件,指出:(一)张爱玲已是难民,生活困难;(二)她曾获得何福奖学金,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