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4 页)
这场伟大的作秀视觉效果良好,各位大臣们听说后,都称赞王生的贤德而且敬重张廷尉。但是汉景帝却似乎没有为这样的小把戏动心,一年多之后,他还是将张释之贬谪为淮南王相。
在郁郁寡欢之中,张释之凄凉死去。
【个性点评】
王生是个老狐狸,他的捧人技术显然是一流的,张释之也是一个称职的演员,因此,二者在朝堂之上的配合才显得天衣无缝,水乳交融。捧人就应该这样捧,当托就应该这样托。因为张释之,我们却记住了王生,历史的细节有时就这样有着动人的力量。
只是汉景帝不是个合格的观众,不然,王生后来还一定会有更加精彩的现场即兴表演。
第五部分
吴起:问世间情为何物?答曰:废物(1)
问世间情为何物?答曰:废物。
这不是我的答案,是吴起的。这个吴起就是被后人称作伟大军事家的吴起。
吴起是卫国人,和后来大名鼎鼎的荆轲算是同乡。吴起生于富豪之家,拥有万贯家产,如果满足于过一种平平淡淡的生活,吴起家的现金可供他潇潇洒洒地活上两辈子。但吴起却有一颗不安分的心,四处活动,想弄个耀武扬威的官职过过瘾,结果最后弄得家徒四壁,生活难以为继,由小康之家堕入了困顿。可以想见,这辉煌的堕落轨迹很快就招来了街坊四邻的嘲笑。吴起千金散尽,最后却成了他人的笑料,这口气真让人难以下咽。但嘲笑声却越来越大,终让吴起忍无可忍,吴起连杀了三十余人才封住了一张张只会傻笑的臭嘴。就这样,曾经豪情万丈的吴起,最终等待他的却是空空的行囊和杀人犯的身份。这个身份将严重地影响他将来的政治生命。唉,生活的道路真是一条绳索!这条绳索不是绷紧在高处,而是紧贴地面,与其说是供人行走的,不如说是用来绊人的。
杀人必偿命,吴起只好背井离乡,远走鲁国。面对垂垂老矣的母亲,吴起说,男儿立志出乡关,不为卿相誓不还!吴起说到做到,后来其母去世之时,还没有做到卿相的吴起果然不肯回乡奔丧,此乃后话。
到了鲁国,命运很快就来敲门。齐国大兵压境,前来攻鲁,吴起有望被鲁君委以重任,担任鲁国高级军官,这是吴起梦寐以求的机会。但是,触手可及的机会却有可能泡汤,因为吴起的老婆是齐国人。有了这样的社会关系,吴起无论如何也难以让人真正放心,说不定就是齐国的卧底呢。这样的家庭背景,这样的社会关系,这样的历史不清白,无疑成为了吴起走上高级领导岗位的障碍。
怎么办?怎么办?这个问题苦苦地折磨着雄心勃勃的吴起。
篡改档案,已来不及;在这节骨眼上解除夫妻关系,又有假
离婚的嫌疑……真是急煞人也么哥!
吴起最后作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杀妻,杀妻以证明自己在感情上和齐国没有任何牵绊。历史已经证明,伟大的人从来都是敢于果断出手的人,一个爱生活、爱老婆的男人最终将和历史失之交臂。吴起之妻就这样成了吴起刀下的厉鬼。一个伟大的男人后面,一个可怜的女人诞生了!
踏着妻子的鲜血,吴起接过了鲁国的帅印。
敢于杀妻的人必定所向披靡。杀了妻子的吴起指挥若定,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齐国军队屁滚尿流,溃不成军。吴起以自己的胜利证明了妻子死得其所,死得光荣。
吴起的出手不凡迅速为他赢来了政敌,政敌藏在暗处,四下散布留言,左右舆论,他们以一贯正确的姿态,从国际政治的高度论证吴起之不可用:鲁人是周公姬旦之后,卫人是康叔姬封之后,姬旦和姬封是亲兄弟,因此,鲁卫两国就是兄弟之国,而吴起是卫国的杀人犯,因此在鲁国也是杀人犯,因此,即使吴起有军功,鲁国也不应重用。这样冠冕堂皇的政治结论没有理由不击垮吴起。吴起终被鲁君辞退,妻子白杀了,胜仗也白打了!空头理论家害死人啊!
辞别往日伤心地,吴起只身入魏国。
吴起的才干很快显示出来,他身先士卒,与下级同吃同住同作战,不久就被任命为河西守。士卒愿意为他出生入死,敌国不敢有所图谋,一人独挡四面的狼虎之国,成为魏国重臣。
吴起的盖世之功再次引起了嫉妒和恐慌。功高可盖主,遑论同僚。吴起的业绩让国相公叔感到了极度的不安,在一场精心布置的阴谋之下,吴起狼狈逃窜,向着不可知的楚国迈开了疲惫的双腿。
苍天有眼,楚悼王恰好是吴起的粉丝,因此,吴起一入楚国就被任命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