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部分(第2/4 页)
是各种各样好不精彩。
他也知道这些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高兴的,基本都是支持他的人。
而那些神色各异的,有希望拥立新帝从而提升自己在朝堂上地位的。
也有一些对他不熟悉,以为奔着五十岁去的刘轩不应该是这样,何况还是大病初愈?哪像他现在这般精神奕奕。
至于那些神色忐忑的,这群人他已经懒得多在意了,庞统这两年可没闲着,只等自己一声令下,这群人都不会有好结果。
只是这事情不着急,慢慢做就是,今天他就是出来露个脸,告诉所有人皇帝的身体挺好的,那些打着歪心思的赶紧把心思收起来,而已经做出了某些行为的……自己尽快想办法吧!
露个脸,问了些琐碎的事情,刘轩直接就宣布散朝。
这些年,大汉朝的朝堂已经基本完善,大事小事琐碎事都应该谁来处理已经划分的非常清楚了,大部分的时候皇帝都不需要过问。
隔三差五的问问情况就是,也就是碰上些突发事件的时候才能显出他这个皇帝的作用。
实际上如果不是还没必要,刘轩都想直接组建内阁了!
不过现在也差不多,三公就相当于一个内阁,只不过这个内阁的权力大了一些。对此刘轩也不担心,反正他将军权牢牢的抓在手中就足够了。就算没有军队,以他个人的实力也足以将闹事的家伙清理掉。
终究,最后起到关键性作用的还是武力的强弱!
散了朝,刘轩将曹操、吕布、荀彧、马腾等几个重要人物给留了下来,带着几人直奔御书房,叫人取来茶水点心后,直接询问起了目前的情况。
荀彧斟酌了下,还是将大汉内部的情况禀报了一下:“目前各州的粮食出产除却能够保证自身消耗外,还有相当的富余能够对外销售,主要针对的就是北燕等三国以及西域诸国!”
实际上,北方的代国、匈奴、西面的羌氐等等都靠着大汉出口的粮食才能保证百姓们有足够的粮食食用。
而有了大汉的粮食之后,代国也渐渐的改变了纯粹依靠游牧生存的现状,转型成了半游牧半农业国家。
相比起来,北燕等得到大汉直接支持的国家已经基本成为了农业国家,虽然还保留了一些游牧民族的习俗,但现在他们的生活习惯上更加接近汉人了。
“在度过了一开始的阶段之后,汉化的速度似乎有所放缓,北燕慕容氏好像察觉到了我们的意图,所以实施了一些措施,给汉化制造了一些阻碍!”
北燕那位,也算是开国皇帝了,能够瞧出来大汉的意图也不算奇怪。何况大汉根本就没有进行什么掩饰,根本就是非常直白的
“影响大吗?”
荀彧笑了笑:“基本没什么影响!”
北燕慕容氏也郁闷的很,他们想拒绝汉化?那基本不可能,因为这就是所谓的‘民心所向’,老百姓想要生活,想要过的更好,那么就得被迫或者主动去接受汉人的一切。
文化、衣物、食物甚至连一些生活习惯也必须去学习,打个简单的比方……你不学用筷子你去汉人开的饭馆怎么吃饭?用手抓?
所以,就得学习!
还有,想和汉人做买卖,你就得按照汉人的各种习惯使用汉人的计量单位。
公斤、斤、厘米、米等等已经彻底的推行了开,加上大量汉人学校的建立,鲜卑人也开始学习汉人的文字以及文化……
北燕皇族虽然知道这样做最后会怎样,但他们没有任何选择——甚至连皇族也在学习,因为眼下的情况已经成了不学都不行的地步。
“让他们纠结去吧,要不了五十年,北燕、北周和北赵就会变成与大汉没有什么差别的汉人国家,到时候大汉兵马一到,估计连仗都不用打,直接就和平吞并了。”
刘轩的话让在场众人都笑了起来,也就马腾显得还有点拘谨。
相比曹操、吕布等人,马腾算是新进入这个圈子的,以前他虽然位列九卿之一,可他也知道自己当初算是割据势力的头头,天子肯定看自己不顺眼。
瞧瞧当初在外割据一方如今在朝堂中的,公孙瓒专心带兵去了,算是还可以!韩遂虽然一入朝就成为了少府,可干了几十年还是少府。
如今韩遂也看出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再过几年就准备离开朝堂安享晚年去了。
刘岱?他现在上不上下不下尴尬的很,刘璋干脆就没有在朝堂上担任任何职位,只是封了个爵位在家里做个闲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