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第3/4 页)
,创造出生死两道,天下绝幻的不死印法。天资纵横,无人可及。心高气傲,睥睨天下。
无数的事实向这位邪王证明,他的才情旷古烁今,在他的心中,实在是高傲透顶的。
然而现在,胡飞的出现,却好像是一柄利刃割在他骄傲的心中,斩出一道裂痕。胡飞的年龄配合他的实力,不需要动手,就是一项对世人巨大的打击。谁也没有想到他如此年龄,就已经是天下的大宗师。
尤其是在双龙未有成长起来的时候,胡飞的存在如果宣扬出去,将要震撼天下武林。不管是白道,或者黑道,都会对他的成就报以奇迹和高山仰止的心态。
即便是强如邪王,也心生复杂情绪。皆因在他的生命历程中,像胡飞如此年龄段的时候,他还未有如此成就。甚至现在,他都未有把握击杀掉这位不知从哪里钻出来的变态年轻人。
他不知道的是。神灵本是就是切合规则的那类存在。早就脱离了凡人的层次,胡飞闲得无聊,直接接触这个世界的规则运转,体悟天心来证自心。是以每个举止,都融合天地。无形之中,令石之轩这位最强大的刺客,也下不得手。
所以,哪怕石之轩最后一次试探,显露杀气,面向胡飞背影只有5步之遥。却仍旧不能动手。
虽然这仅仅只是他第二次见胡飞。连一句话都没有讲过。但是他已经将胡飞视为平生最大的敌人。没有之一。
他坐下来之后,立即暗自决定:今晚怎么样也不要主动提出石青璇的事情。否则会陷入更加大的被动之中。除了那一次和宁道奇的比试,他还从来未有一刻如此被动过。
夜空依旧深邃,月儿悬挂高空,散发出灿烂的银辉。月明则星稀,在这个时候,天空中漂浮过一朵云翳。将疲倦似的月亮遮住,只余下三两颗星星在夜空中放哨。
胡飞蓦地出声,道:“月亮光隐,风云涌动。其实不过是我们的心在动罢了。石师以为然否?”
石之轩已经将杀气收敛趋至虚无,在这一刻,他好像又化作大德圣僧。慈悲中带着领悟天地的智慧情感。他张开口,发出磁性厚重的声音,道:“与其说你我的心在动,倒不如是天地的心在动。”
胡飞哑然失笑,明白石之轩的辩才无碍,和他这位“圣僧”打禅机弄话锋,完全不是自己的风格,也不是对方的对手。
石之轩在此时,终于扳回一点优势。
胡飞摇头叹息,话锋一转道:“石师观之当今天下如何?”
“群雄并起,逐亡隋鹿。天下大乱,枭雄并起。”当此时,大唐双龙还未有成长起来,石之轩这句“枭雄”的确是点睛之笔,看得通彻至极。说话的同时石之轩却心中暗凛:胡飞话锋如天马行空,表面上被自己占尽便宜,实际上心灵却无任何阻碍。心境坚固,一如先前。
胡飞哈哈一笑,又问:“石师如何看魔门数百年来,一直被慈航静斋打压一事。”
石之轩眼中精光暴涨,皆因他在此刻猛然察觉到胡飞正在布局。他的每一句话就像围棋大匠在行围阙之事。待到布局完整,必定神来一笔,莫不可抵挡。偏偏他在先前,因为石青璇的出现已经落入下风。教他不得不答,为自己增添一丝优势。如此积沙成塔,才能慢慢将局面扳回。
当下只得冷冷地道:“独尊儒术,圣门分裂。人心不齐,国心不济。”
“哈哈哈,说的好。”胡飞朗笑一声。再问,“石师怎样看待裴矩经略西域,蛊惑隋朝皇帝出征高丽一事。”
在这一霎那,石之轩几乎要起身动手杀人!
皆因裴矩就是石之轩,石之轩就是裴矩。当年裴矩攻略西域,分而治之,挑唆突厥分裂,又制成图文并茂的《西域图志》,遍及西域四十四国山川地理、风土人情,成为隋代经略西域的必备参考书。
他在原本一片空白的基础上,不带一兵一卒,仅仅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在短短数年间,在西域初步建立起了隋朝的霸主地位。然而最后一着,挑唆杨广兵发高丽,却功亏一篑。
以举国兵力做出来的军事行动,过分政治化,严重拖累军事部署。导致失败,将大隋朝的底子败光。隋朝遂亡。
这实为石之轩最失败的一件事情之一。
胡飞此问,简直是图穷匕见,刺向石之轩心灵深处的一把利剑。但是他犹自不满足,又问一句:“石师,又如何对待己身人格分裂的破绽?”
重重包围之势已成。
石之轩叹息一声。终究知道对方攻势如潮,对自己研究透彻得令自己都头皮发麻。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