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部分(第2/4 页)
因为,梦云婉儿,又或者是因为梦云邪的盛情?
其实这些原因都有,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想把梦云家这样的大世家拉进大昊,有了梦云世家的支持,大昊皇庭发展起来,将会更加迅速。
但是,此行却残酷的告诉虞昊一个事实,他还没有能力,还没有资格,去接触这些高层。他有些高傲了,自满了,因为一直以来的顺风顺水,让他感觉所谓大势力,也没有什么可怕。
权谋、计策,有时候很有用,但有时候,实力才是决定一切的基础。
阴谋,是弱者才会用到,强者,碾压一切,以浩浩之威,扫荡天下,傲视枭雄,莫敢不服,这才是真正的帝道。
有了梦云世家的大昊皇庭还是虞家一代代人想要建立的国度么?虞昊反问自己。
臣强君弱,终有一天,虞昊或许也会被梦云家取代。这些大世家眼里,只有利益,梦云邪为了回归主脉,牺牲自己女儿,梦云家为了迎回梦云天琴,牺牲西云州无数俊杰,甚至欺骗自己。
都只是一个利字。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
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小镇内,书塾里的教书先生正诵读着一篇先贤的史记。这是《货殖列传》中的一段,大意很简单,仓库充实了,百姓才能懂得礼节,衣食丰富了,百姓才知道荣耀与耻辱。潭渊深了,里面就会有鱼,山林深了,野兽就会到那里去,人民富了,仁义也就归附于他们。天下之人,熙熙壤壤;为利而来,为利而往。
一段话,点醒沉思的虞昊,眼睛一亮,哈哈大笑。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是朕太执着。渊深鱼生,山深兽往,人富仁义,枉我十六岁前苦读圣贤书,如此道理,竟想不明白。大昊富强了,天下何人不归附?一个梦云家,是我眼光太狭隘了,朕欲取天下,岂能被一个梦云家蒙蔽双眼?”
“皇上……”
慕容虎和李辅之看向虞昊,他们知道,虞昊这个月一直沉浸在自我打击之中,只因其心性坚韧,未表现出来,但李辅之和慕容虎自然看出来,虞昊情绪都不高涨,现在忽然大笑,难道想通了?
“无碍,你们随我去寻一个高人……”
朝慕容虎和李辅之摆摆手,虞昊朝小镇走去。相视一眼,高人 ?'…87book'慕容虎和李辅之诧异的看着小镇,这样的村镇能有什么高人 ?'…87book'但虞昊说有,他们也只能跟随。
进入小镇,一眼便能看到两株大梨树下,几个稚童正跟着一个白衣俊朗的青年读着《识字经》,抑扬顿挫,语气中正平和,见到虞昊三人进来,那书塾先生也未理会,扫了一眼,就接着读下去。
几个稚童摇头晃脑,身心端正,也未看虞昊三人,跟着先生读完《识字经》,等到青年先生说放学后,几个稚童才一脸欢呼之色,呼喊着‘先生再见”,匆匆向外面跑去,不久便散了个干净。
摊开一张木桌,俊朗青年指了指两边作为,伸手朝树上摘了几个青皮大梨,摆在虞昊三人面前,道:“寒舍贫穷,无酒水茶饮招待,但有初秋清脆苦涩多汁嫩梨数只,请……”
说完,俊朗青年抓起拳头大的青梨朝嘴里塞去,大大的咬下一口,慢慢回味。
“多有叨扰,有梨便可,何须茶水?”
虞昊抓起青梨,咬下一口,顿时一种回到十六岁前的感觉,当年在凉亭读书,以初秋苦梨醒神,就是这个味道。回想当年豪情万丈,隐忍不发,如今只是这点打击,就精神萎靡,着实不像他虞昊风格。
慕容虎咬下一口,顿时一张虎脸皱在一起,含着一口苦梨想吐又不敢吐,只好勉强咽下,再也不敢咬下第二口,李辅之微微含了一口,先是皱眉,而后看到虞昊回忆模样,顿时恍然。
李辅之在宫廷担任大总管七十多年,什么消息没有,朝中大臣或许不关注虞昊,但他一直很注意,不仅仅有虞孟示意,也有他身份的原因。他是内阁他总管,自然关注一些常人不关注的东西,虞昊十六岁以前的事情,他知道的不少。
初秋的梨子,已经长成,却不能吃,有种苦涩之感,但苦涩之后,又会有一种淡淡的甜味在唇齿之间回荡。所谓先苦后甜,这便是虞昊当年坚持隐忍的信条,眼前这个教书先生,或许真有些能耐啊。
“玉伯当年就很爱吃这种青梨……”咽下一口涩而苦的梨肉,俊朗青年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