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2/4 页)
中层干部调整势在必行,席菲菲一直在为调整做着准备。
借温纯之手制造出来的一系列事件,一部分中层干部的立场和能力已经充分显露了出来,该是下手的时候了。
但如何调,既然维护班子团结,又要达到用人的目的,这其中很有讲究。
一般来说,干部调整有以下三个惯用的套路:
一、挪位子。把各个岗位上的干部来一个彻底的轮换,这有利于打破帮派体系,激发干部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创新工作,干部在一个位子上干的时间太久容易产生惰性,还会形成个人的帮派体系,滋生**,但对熟悉本部门工作、有专业知识的干部来说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而那些平庸的、有问题的干部调到哪都是祸害。
二、腾位子。给那些年龄偏大的干部一些优惠政策,让他们退到二线,选拔一批年轻干部放在比较重要的岗位,这种以年龄为线一刀切的办法,是这些年来组织部调整干部惯常使用的手段,好处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有冲劲,可以推动当前的工作。但弊端也显而易见,没到退休年龄就被迫退休的干部,成了光领工资不干事的闲人,再选调进一批干部,这就意味财政要对一个干部职位支付双倍甚至三倍的工资,后患无穷。
三、抢位子。对于关键岗位,强行安插自己的人,这是外来干部比较强势的做法,好处是下手狠,见效快,但更容易促使帮派体系越扎越紧,也会因为操之过急,只看清了关系亲近,忽视所用之人的能力水平和品行,时间一长,下面的人未必鼎力支持,便会在工作中暴露出施展不开的问题。
席菲菲对这三个套路都不太满意,但是,她又能有什么新的套路呢?
关注官方qq公众号“” (id:love),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141 葵花宝典
干部调整也是领导们的权力博弈。
如果一次提拔调整动的人太多,恐怕高亮泉和秦方明都会认为自己在拉班底,很可能他们会联手反对,反而事倍功半,甚至像唐智民那样,无功而返。当然,也不利于工作的衔接和展开。
其次,本着利益均沾的潜规则,各方面的人员都要有所获利,席菲菲要组建自己的班底,秦方明要扩大自己的势力,高亮泉要争取损失最小,控制平衡非常微妙。
空出来的组织部长、县委办主任、沙河乡党委书记、国土资源局局长,这几个重要岗位,都是诸多干部眼馋的肥缺,也是高亮泉、秦方明想要安插贴心人的地方,如何摆平就够费尽思量了。
而一旦上述位子安排了人,例如按上次妥协的意见,让万大强去当组织部长,那空出来的县政府的办公室主任谁来顶缺?沙河乡的党委书记谁来担任,能不能同时解决与温家岭乡的矛盾?……这一系列的人事安排都要想清楚了,才能真正着手调整。
经过反复思考,席菲菲定下这次干部调整必须要达到的三个目标。
一要从工作需要出发,在重要岗位上,要提拔重用一批有业务能力、敢负责的干部,以此来带动和激发全体干部的工作热情。
二要在维护班子团结的前提下,尽可能瓦解分化原有的派别派系。
三要通过干部调整,建立起归属于自己的派系,巩固自己的核心地位。
要实现这三个目标,温纯的安排,是席菲菲本次干部调整的重要一招棋。
温纯有谋略,有胆识,值得信任,堪当大任。
席菲菲就是要借此给干部们一个示范作用,只要有能力,不是高亮泉这个派系的人,照样能提拔。
况且,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还把他放在维稳办副主任的位子上,名不正言不顺,发挥不了他应有的作用。
按照席菲菲的本意,恨不能手头上有三五个温纯这样的人才好,每个人都放在部门正职的岗位上,或者替她去乡镇把持一方,或者帮她在大楼独当一面,望城县的局势不仅可以控制在自己手里,维护稳定和飞速发展也指日可待。
问题在于,提拔重用温纯,高亮泉一定会以种种理由极力阻拦,秦方明也未必肯真心支持,要想在常委会上获得通过,难度不小。
如果连一个温纯都不能按自己的意愿安排好,还谈什么三个目标啊?
有难题,找老头子,这是席菲菲的葵花宝典。
电话一拨倒是通了,可祝庸之半天没接。
这个老头子,怕是又在喝酒下棋了。席菲菲管不了那些,很有耐心,接着不停地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