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第3/4 页)
是不会骑。
不过好像李世民也知道,看完三轮车之后,就直接带着众大臣进屋去了。
“小亦,图纸。”李世民刚见林亦进来就开口要图纸。
“什么图纸?”林亦不知道李世民到底是要哪一种东西的图纸。
“废话,当然是所有的。”
林亦无语,他忘了干爹的贪心了。
“还有,这次朕这么急着找你回来,是因为水塔的事。现在已经进七月了,自从四月初下了一场小雨之后就旱到现在,所以水塔的事必须加紧了,朕已经在关内各地开始打水塔的地基了,现在你也回来了,最近就辛苦一点吧。”李世民一本正经地给林亦下任务。
林亦点点头,这个他早就料到了。要不是有事非他解决不可,那么也不会这么急着将他抓回来。本来是不愿意当劳工的,但看在干爹那么痛快的给他钱建魔法工厂的份上。还是应了下来。
李世民见他答应了,很欣慰,他还以为这孩子会跟他讨价还价一番呢。之后他又将目标转到了房玄龄的身上。
房玄龄现在任中书令。同时兼任户部尚书,按说这是不合理的,但是户部是钱袋子啊,交给别人,李世民可不放心。
“玄龄,如今在各地兴建的义仓如何了?”这关系到民生问题,所以李世民很是关心。
“正在修建,各地的官员都比较配合,只是现在粮食还不太够。”
“裁撤官员进行的怎么样了?”李世民转而问长孙无忌。
“禀皇上,在京的官员现在已裁撤大半。机构精减了不少,现在剩下的八百人左右,也都是很有才学的务实官员,各地外放的官员,现在正在统计。在今年年底的时候有望裁撤完毕。”长孙无忌可是顶不了少的骂名,但为了大唐,他也只能认了,这就是现在李世民还没让他入尚书省的原因。…;
“皇上,今年是元年,应该开恩科的。更何况我们也得培养一些有才学的务实之士。”杜如晦建议道。
“臣附议。”魏征也很赞同。
李世民点点头,“那就这么办吧,将恩科放在十月。”
“恩科?考试做官吗?都考些什么?”林亦好奇地问。
“自然是考孔孟之道,学问不好,心地不善怎能做官?”李世民似笑非笑地回答林亦。
“那有什么用?我倒是觉得应该按官职定考试内容,考学问的话,这样的人进来就专心做学问。若是任地方的县令,则更应该考些农业知识和民生的各方面,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官啊。”林亦不明白,为什么连因人致用的道理都不懂呢?
“呵呵,小亦啊,那些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可就等着科举榜上有名呢?你现在改了考试内容,不是让他们的努力付诸流水吗?”杜如晦也是读书人,难免对读书人有些同情。
“怎么会呢?他们当然也可以考啊,考上了可以帮大唐编书嘛,这才叫因人致用。”
林亦的话音落了,但甘露殿中一片静默。
“我刚刚听众位大臣不是说要务实的官吗?那么这样选拔是最合适不过的,为什么众位大人却不认同呢?”林亦很是不解。
李世民眯着眼皱着眉,一副苦恼的样子。
众位大臣也是低头深思,谁也不讲话,只有秦琼和程咬金这两人在打量着众人,科举的事,是没他们插话的余地的,但凭心而讲,他们赞同林亦比较多。
“小亦,你先下去,把你的想法写成奏折呈上来。”李世民开口打发了林亦。
“叔宝,你和咬金也先回去吧。”
林亦无奈地跑去东宫写奏折去了。他这是不是多事吗?还给自己揽活,但让他放任大唐走弯路,他又看不下去,谁让干爹没把他赶出去,非让他听到了这么多呢。真是天生劳苦的命啊!
一片寂静的甘露殿中,一个清朗的声音响起。
“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魏征朗声说道。
“这句话能改变流传以久的科举制度吗?”李世民不确定。
“臣觉得现在是个好机会,今年本就不是科举之年,只是皇上开恩科选人材,所以与以往不同也是情有可缘的。”杜如晦接话道。
“贞观元年,起始之年,正是改变的好时候。”房玄龄赞同道。
“臣来组织。”长孙无忌勇敢地站出来背黑锅。反正他也得罪了不少的官员了,还差几个连官员都不是的读书人吗!
“我们先看看小亦的奏折再说。”李世民点了点头,看来大家都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