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2/4 页)
手里端着热好的菜肴,纷纷的走了进来。李想请客,刘建国和赵长福再没脸没皮的,也是把他们家的孩子都打发走了。两口子扛着脑袋白吃就已经很不错了,你再把家里的孩子也弄上桌,那实在是太说不过去了。
更何况,两家子都清楚,这个新房东好不好的要请客吃饭,十有八~九就是说着搬家的事儿,这事儿让孩子们掺和也不成啊。于是两家都商量好了,今天吃饭的时候,一家就是两口子齐上阵。
炉子烧得正旺,屋里的温度也上来了,热腾腾的菜肴更是散发这一股诱~人的香味儿,李想也将从刘建国家里借来的酒杯筷子什么的都摆好了,就等着人上桌倒酒吃饭呢。
而老大和杨大秘也是卡着点儿进的屋,这边刚刚倒满了酒,他们俩就走了进来,杨叔手上还提着两瓶酒。
“呦,老七,对不住啊,今儿个来的晚点了,主要是杨叔那边有点儿事耽搁了。”一进门,老大就冲着李想道歉。
“呵呵,老大,没关系,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这不正好刚倒上酒,我们还准备等你和杨叔一会儿呢,你们现在来正正好好!哎呦,杨叔,您来就来吧,还提这个干什么?我这里已经准备好酒了,八零年的茅台,够档次吧!”
“呵呵,小想的新房子温锅儿,我这当叔叔的怎么也得表示一下嘛,主要是来得急,也没什么好准备的,这不就把领导珍藏的两瓶酒给拿来了。”
一旁的老大笑着说道:“老七,还是你小子跟我爸亲,这几瓶酒我都惦记好长时间了,我爸都不肯打开,结果今天听说你要温锅儿,老爷子很干脆的就让杨叔带了两瓶酒过来!还是你小子面子大啊!”
李想笑呵呵的接过了那两瓶酒,一瞅,好家伙,六十年代的五星贵。州茅台酒,外面的商标都快看不清了。
看这茅台酒的瓶子以及包装,应该是六~四年以前的五星茅台酒,那瓶子都还是黄釉土陶的瓶子,而不是后世常见的乳白色瓶子。那乳白色的瓶子,是要在六六年才会更换的。
这两瓶酒的商标包装也极有特色,正贴的商标和现在的茅台差不多,都是斜着的五个字“贵。州茅台酒”,在这五个字上面的左上角,则印着五星茅台酒的标记,那是一个圆形图标,最外面是一圈麦穗儿,麦穗里面是一个金黄色圆形齿轮标记,而在圆形齿轮的正中间,则是一个红色的五角星。
在“贵。州茅台酒”这五个字下面的右下角,则印着“地方国营茅台酒厂出品”的标识。这个“地方国营”的标识,可是一直沿用到八六年才会被“华夏贵。州茅台酒厂”的标识所取代,整整用了三十多年!
至于背贴,则是白底黑色繁体字,竖排排版,那些字就是介绍茅台酒的历史以及酒厂的情况,结束语则是“特此敬告”四个字,落款同样是“地方国营茅台酒厂谨启”以及蓝字的生产日期。
李想使劲瞅了瞅,从哪些堪堪能够辨别出来的蓝色生产日期上,看出了这两瓶酒确实是产自六二年,距现在整整三十年了!
至于瓶子的封口,也同样具有鲜明的特色。整个瓶口都被白色的封纸给封住了,在瓶口的正中间,印着两个黑色的繁体字——“贵。州”,这两个字同样也被一半是麦穗一半是齿轮的环形给包围着。
这就是那个年代的内销国酒茅台!
拥有前世记忆的李想很清楚,这两瓶酒要是再放上二十年上拍卖会的话,这两瓶53度、540毫升的酒的价值就能过百万!相比之下,李想自个儿拿来的那一箱子八零年的茅台,就不算什么了!
第一四八章 彻底凌乱
李想转悠的地方不少,买的东西也很多,诸如“都一处”的烧麦,“小肠陈”的卤煮火烧,“左邻右舍”的褡裢火烧,“爆肚冯”的爆肚,“天兴居”的炒肝,“月盛斋”的酱肉,“便宜坊”的烤鸭,“鸿宾楼”的清真小炒,“羊头马”的羊头肉。。。。。。
这一圈儿转下来,花了李想半上午的工夫,光是盛这些小吃的塑料袋,就提了十好几个,搞得开小面的司机都打趣说要流口水了。之所以要买这么吃食,无他,今儿个李想要在南池子大街的那套老宅子里请客,请的对象就是那两个老赖,当然,还有老大和即将到来的杨进杨大秘。
早在大表舅杨老爷子将新换的房产证送到李想手里的第二天,李想晚上就抽了空儿,去了南池子大街的那套老宅子,趁着晚上那两个老赖都在的时候,给他们说好了周日要请请他们两家子。而那两个老赖自认为李想这个小年轻的赶不走他们,因此有恃无恐的答应了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