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山民,船民(第1/2 页)
哈铭笑了。
这老家伙,会做人啊,不愧是疍民首领。
而且“孩子采的”“一点薄礼”,哈铭也不好拒绝。
“翁兄,既是孩子心意,我就收下了。”
紧接着,哈铭从手上取下了一个雪白的扳指,道:“这是安南产的象牙扳指,是我前些日子所获,今天赠给孩子,希望你能文武兼修,早日追上你祖父步伐,不坠翁氏家声。”
水生有点羞涩,看了看哈铭,又看了看翁老大。
“长辈所赠,你就收下吧。”翁老大笑道,“还不谢谢哈将军?”
“谢谢哈将军!”
水生深深施了一礼,很是开心。
……
此时,朱祁镇正在会客室,接见安南西部北部的山民代表。
袁彬和安南使臣扯皮之时,哈铭带人悄悄去了一趟安南西北部山区。
对身经百战的锦衣卫军官来说,这种敌后渗透太容易了。
他们先是随着难民潮向西而行,接着又化作行商,与安南的山民连上线,并很快取得对方信任。
哈铭在山民部落盘桓十余日,他拿出的玻璃球,放大镜,小镜子等物品,让山民首领们惊为天人。
而随身携带的酒精,又阴差阳错治好了一个背疽少年,几个受安南兵刀剑所伤的部落战士。
由于靠近大明,千百年受中原王朝文化辐射,各个部落的上层人士多少能通晓汉文。
有的虽然不会说,但可以笔谈。
山民部落当然不是铁板一块,他们矛盾重重,一盘散沙。
可是近些年来,随着安南兵的越来越不当人,这些山民,也开始抱在一起,一致对外。
没办法,大兵压境,又绵绵不绝,再不团结迟早完蛋!
哪怕同气连枝,面对人数、装备、后勤占绝对优势的安南兵,这些部落也很是艰难。
不少部落被连根拔起,山寨被焚烧,整个山寨鸡犬不留。
对付山民、澜沧人,以及南边的占城人、高棉人,安南兵堪称降维打击。
黝黑瘦小的安南兵穿梭山林,身材矫健,宛若猿猴,又不怕酷暑瘴气,山民唯一的一点优势便是熟悉地形地貌。
可即便这样,生存空间还是被安南人一步步蚕食压缩……
直到哈铭到来。
山民被安南兵贸易封锁,最近几十年,行商越来越少,山民很多东西又只能依赖贸易,对哈铭这类行商,他们是很欢迎的。
可哈铭这样的“行商”,还是让他们惊掉了下巴。
这些东西,虽然数量不大,是小商人能拿出来的吗?
升龙城的大人物也未必有吧!
而且,这些价值连城的东西,人家说送就送。
自己能送的是什么?金银少得可怜,好像只有象牙犀角麝香这些不值钱的土产。
尤其是听说哈铭他们是什么兰芳公司,打得安南人哭爹喊娘。
山民们理智上虽然不信,情感上却非常期待这是真的。
随后,周边方圆一百余里的山民部落选出了5位代表,以王珍为首,随哈铭前往海防,洽谈贸易之事。
王珍一行都会安南话和汉话,换上安南人服饰,随着哈铭朝着东南一路前行。
纵是王珍等人去过安南腹地,还是被哈铭吓得够呛。这家伙竟然正大光明,就跟回自己家一样,进了安南升龙城。
还在那吃了碗安南河粉,住了家客栈,又去文庙祭拜了孔圣人,随后从容不迫地正大光明走出城门。
走出城门后,王珍他们才终于松了一口气,这两天心悬在嗓子眼,刚出城这一刻差点虚脱!
终于,他们到了海防百里内,很快便遇到了游弋的骑兵。
这一小队骑兵,看到哈铭等人,迅速围了上来。
王珍等人又在害怕的时候,哈铭扔掉斗笠,用他们听不懂的话,对着几个发饰不类中原汉人的骑兵说了一通。
然后骑兵纷纷下马,恭敬行礼,并将马匹让了出来。
于是乎他们是骑马赶完最后一段路程的。
等这帮人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凭吊了战场与刑场旧址,参观了海防的兵营和炮台,又在港口看了大海,登上了山岳般的舰船。
朱祁镇在新落成的海防市政厅会客室,满面春风地接见了这些目瞪口呆的山民代表。
赚钱的同时还能给安南人制造不少麻烦,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