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三千营(第1/2 页)
朱祁镇带着人马,回到了海参崴。
大军还没到,老村长带着儿子和村民们,远远出村迎接。当村民们看到连绵不绝的队伍,垂头丧气的李朝战俘时,所有人张大的嘴都能吞下一颗鸡蛋。
到了海参崴,才算是真正到了家。朱祁镇终于松了口气,眼下,终于有时间,来处理各种庶务了。
第一件事便是战俘安置问题。不同战俘,要区别对待。
首先是家破人亡的三千野人女真,这些人和李朝是生死大仇,自己又是他们的救命恩人。朱祁镇决定结合大明原有框架,并吸收奥斯曼帝国的速檀亲兵之长,重建三千营,日后,这将是他战力最强,忠诚度最高的部队。
其次是其他的野人俘虏,朱祁镇对他们没什么感情,也不怕他们的仇恨。这些人将留在海参崴继续建设。
眼下,海参崴附近又发现了煤矿,有煤有铁,都需要大量劳动力。另外,港口需要不断建设和维护,城市眼下只是大框架,距离全部落成还早得很。造船厂的产能也有极大提升空间。
即便这些活都干完了,附近有的是森林没有开发,有的是沼泽可以建设成良田,活是永远干不完的,能把活干完,只能说明你没有发现问题的眼睛。
野人的力气也是力气,不能白白浪费。
第三,则是李朝的俘虏了。
这些俘虏绝对不能大批留在海参崴,这是底线。
李朝俘虏被仔细筛选,读过书的,会汉语汉字的,大概有100余人,全是将官或基层小军官。
会汉字的,倒是更多,不过既然不会汉语,在朱祁镇看来也没有利用价值。
这一百余人,朱祁镇决定分给海参崴和老赵家各十来个,作为这些地方文盲们的启蒙先生。主要任务是帮助徽宗钦宗的后代重新变成汉人,以及给白纸状态的野人士兵启迪文化。
其余的则要带回和林,让他们教瓦剌孩童读书识字。
瓦剌缺少老师,朱祁镇本想从关内搜罗一群落地酸秀才,眼下却不用再忙活了。
老师只能教学生识字,读四书五经,灌输理学以及忠君观念,倘若敢说些有的没的,甚至暗戳戳撺掇学生造反,朱祁镇警告他们,一旦发现,立刻凌迟。
想必这些软骨头是不敢的。
李朝的其他俘虏,则是带到和林附近的矿山上修路。就在这几天,朱祁镇接到袁彬来信,说和林的铁矿率先发明了一种神奇的东西,工匠们管它叫做铁轨。
这种东西很神奇,两根细长轨道平行排列,下面是一排排枕木,再下面则是夯实的泥土。
这玩意可了不得,铁轮小车在上面非常省力,哪怕七八岁雉童,也能拉起上千斤货物!
朱祁镇十分高兴,这不就是铁路的雏形吗?当初工业革命之前,铁路也是最先在煤矿、铁矿被发明的。
于是,朱祁镇当即决定,这些李朝战俘回去之后,除了下矿井,还可以修铁路。
首先是和林到库伦,在这两个主要城市之间试试水。接下来,就可以尝试和林到宣府蓟镇,直接便利草原与中原的沟通。
再之后嘛,自然是修道京师的。就算蒸汽机没发明出来也没关系,用牛、用马,总比眼前的牛车马车以及骆驼要强得多。
在海参崴休整几日,大军满载收获,押送俘虏,开始班师。
大军班师耗日持久,朱祁镇仍旧是最后一批,他先后去盐场和造船厂看了看,盐场的盐已经晒出了十几万斤,而在造船厂,第一批10艘船已经仅剩下内舱作业,很快便能下水。第二批30艘船也开始了建造。
“老村长,我这次要走了,先给你留下2万两银子,以备不时之需。”
老村长带着朱祁镇逛造船厂,一遍逛着,朱祁镇一边踱步,和老村长聊着天。
“公子,大可不必。”老村长严词拒绝,“眼下原料和劳动力都不缺,公子又运来了这么多粮食,这么多钱,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啊!”
“听我把话说完。”朱祁镇说道,“这边方方面面需要你操心,给你钱,一是做生意不可能没有本钱,二是让你帮忙做一件事。”
“什么事啊?”老村长好奇道,“但凡公子吩咐,上山下海,老朽无所不当!”
“很简单,海船很快便能下水,以后留意一些,从李朝、还有大明北部的沿海州县,往这里搜罗汉人。”
“什么?”老村长愣住。
“搜罗汉人,把这些同胞移民到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