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各人有各人的坚守(第1/2 页)
冀州,河间国。
作为冀州北部重镇,河间地理位置优越,东与沧青接,北壤任丘交界。
西接肃宁高阳,南邻献地,如此战略重地,自然是兵家必争之地。
郡府乐城,此时战火烽烟,往日的平静不再,此时整个城池都笼罩在一片喊杀之中。
古城巍峨,杀声震天,城下人海如潮,一队队汉兵抬着云梯向城墙逼近,而后在同伴的掩护下,迅速靠墙,攀登而上。
汉军进攻猛烈,城上守军同样勇猛无双,滚木雷石沸水等物,被源源不断的被士兵,从高处抛下。
随后便是扑通扑通,如同下饺子般,一阵撕心裂肺的哀嚎声,震荡不休。
滚石沸水皆是守城利器,沉重的石块抛下,避之不及者当场骨折或脑浆迸裂,瞬间嗝屁。
而沸水瓢泼下,则鬼哭狼嚎,虽不会当场去世,但却会在后续更加灼热且惨烈的痛苦中,绝望死亡
城楼上,一身重甲的周仓,带着八百名亲卫,在城上四处支援。
他手持横刀,身高体强,挥动间便将一名登上城墙的敌军拦腰斩成两截。
身后八百亲卫,同样身披黑甲,人手一柄二十四斤横刀。
他们手法娴熟,虽做不到周仓那种断人两截,但也能做到尽刀封侯。
但登城敌军太多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数越来越多。
周仓虽然悍勇,但此刻根本抑制不住敌军的攻势。
“将军,乐城守不住了,撤吧!”
鲜血流淌中,侍卫长陈纪扫了眼城下汹涌的人潮,面露忧色。
他抹了把脸上血污,大声道:“将军,大帅让军队节节抵抗,不是让我等在城内死守”
“您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军中兄弟”
“不必多言,此战吾自有安排!”
周仓随手甩了甩战袍上溅射的鲜血,怒声道:“刘虞想要乐城,那老子就崩了他的牙”
“没有命令谁都不许后退”
幽州迁民,正在紧要关头,他怎能轻易言退,就算撤离,也不能在大战之时退。
此事不但关乎大帅未来基业,更关乎夏军战略大计。
他周仓别的本事没有,只有一颗无畏的心还算有点作用,就算杀身成仁,也要为大家争取足够的时间。
“唉!”陈纪不敢再劝,只得提刀在此杀敌:“杀杀光他们”
“滚石、沸水、还有金汁,全部倾泻下去”
“汉军想要城池就拿命来填!”
噗嗤嗤,一时间沸水如雨,金汁肆虐,毒雾弥漫
城上城下,鲜血四溅,刀兵摧折,敌我双方哀嚎,死亡率逐步攀升
城上夏军,轮流替守,石块沸水等物资,不要钱一般,肆意倾泻。
城下汉军,不惧伤亡,战死一队,便有另一队继续架梯上城,让周仓等人压力倍增。
其实正常情况下,城内有四万多人把守,就算是敌军有十万人,周仓也有信心坚守数日。
但此战,他打的确实有些吃力,此番留守幽州的兵卒,足有十二万,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但这些大多数都是,临时征调的青壮,真正的夏军士兵,不过三万人
而且这些正规战兵,大都聚集在北方,渔阳右北乃至一带,抵御鲜卑人的骚扰。
周仓带着本部六千人和七万多新兵蛋子,在南部与刘虞的五万精锐对峙,自然压力山大。
他现在能守住乐城,还多亏了刘虞手下没有什么厉害武将,若不然可能又是另一番局面了
汉军后方,刘虞带着麾下一众文武,在望台上观战。
他目光人深沉,竭力眺望北方坚城:“大军何时能下乐城?”
“鲜鱼辅还没有消息吗?”
“我等五万精锐,难道攻不下一个四万青壮驻守的小小郡城?”
虽说观战,但是因为距离的原因,刘虞等人却只能看到乐城上,那飘扬的夏字大旗,和隐隐传来的喊杀声,其他所知寥寥。
齐周适时上前安慰道:“明公,且耐心等待,鲜鱼辅文武皆备,此战必能攻下乐城”
“李屠夫应对北方鲜卑已是力有不逮,哪里还有多余兵力,驻守南部郡县”
“以吾之见,乐县四万城防中,能有三千战兵,已经是对方的极限了,此战我军必胜”
齐周虽然是一介文臣,对战场也是避如蛇蝎,但不代表他胸中没有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