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页)
(1)
1、女娲
《红楼梦》一书从女娲补天这一古老神话开始,敷演出一段故事。这一神话的引入,就奠定了本书的基调,和西方之《浮士德》异曲同工,表达了“永恒之女性,引导人类上升”的主题。
2、行二
宝玉叫宝二爷,贾琏叫琏二爷,贾芸叫芸二爷,贾蔷叫蔷二爷,柳湘莲叫柳二爷,醉金刚叫倪二,秦钟也行二,若非早死,便又多了一位秦二爷。想一部《红楼梦》,叫二爷之人,何如此之多,其中定然大有文章。莫非曹雪芹本人即行二,故此,才会对二爷之称情有独钟?
3、高续
关于高鹗续红楼的功过问题,历来争持不断,多数人认为高续保持了《红楼梦》的完整,于此书的传播有推动作用,功大于过。对于此说,我不能苟同,我自认痴迷于红楼,读之不下数十遍,然对续书,兴趣全无,非我不愿,实为不能,勉强读之,则如坐针毡。续书之言语味同嚼蜡,人物之面目似假非真,与原著判若云泥,高下立见。于此,尚可说是高鹗之力不从心。然其何止于此,私底下大肆删改原著,达数万字之多,而又偷天换日,将原著人物之性格暗加修改,以图瞒天过海,为其所骗之人,当真不计其数,此等行为,更该唾骂。故此,张爱玲说续书不止“狗尾续貂”,简直是“附骨之蛆”,吾为之击节而叹。对于高续,食之既然无味,弃之更不可惜。何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乎?!
4、中秋
脂砚斋有条批语说“从中秋诗起,中秋诗收,起诗社于秋日,叹者三春也,却用三秋作关键。”此批极好,书中凡有大关键、大转折处皆定于中秋之日,想中秋为团圆之节,于团圆之日写离散,凄凉尤甚,也格外刺心。
5、张爱玲
刚刚放下手中的《红楼梦魇》,这是我看过的,有关红楼梦研究方面最好的书。近世以来,以张爱玲的天赋、才情及文笔,续写《红楼梦》和翻译《红楼梦》,应当再合适不过,可惜在她有生之年,一直都没有动笔,到如今一切都无可挽回,足令人再增怅惘,哀哉!
6、女权
如果说西方的女权运动始于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那么在此之前40多年,曹雪芹就已经有了男女平等的观念,并将之负诸于笔端,写成了《红楼梦》这样伟大的作品,创造出了贾宝玉这样一个尊重女性甚至崇拜女性的另类人物,表达了男女平等甚至是“尊女抑男”的强烈愿望。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曹雪芹的伟大,和尼采非常相似,尼采在基督信仰神圣不可侵犯的年代和国度里喊出了:上帝死了;而曹公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里,说出了“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以及“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这样惊世骇俗的观点。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品红小札之一(2)
7、所写者何
常有人问《红楼梦》一书,所写者何?吾便答之曰:一为闺阁昭传,一为宝黛之情,一为贾府兴衰!三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绵绵密密,铺展成这一部旷世奇书。
8、情僧
“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情僧一说,当为宝玉自况,其他人再也不配。
9、情痴
世人常谓宝玉是花心之公子,此言大错而特错尔,宝玉实为千古第一情痴,绝世无双情种!从古及今,能与宝玉之脾性略相仿佛者,惟有《天龙八部》之段誉,天才的童话诗人顾城,以及区区在下,三人而已,除此之外更有何人?!
txt小说上传分享
品红小札之二(1)
1、养生
现代人有了病,都叫多吃饮食,以增加抵抗力,而《红楼梦》中的方法却是反其道而行之。如第五十三回所写“这贾宅中的风俗秘法,无论上下,只一略有些伤风咳嗽,总以净饿为主,次则服药调养。”第四十二回写贾母和巧姐偶感风寒,王太医看过之后说“太夫人并无别症,偶感一点风凉,究竟不用吃药,不过略清淡些,暖着一点儿,就好了。”“我说姐儿又骂我了,只是要清清净净的饿两顿就好了。不必吃煎药,”后来写晴雯之病也是如此“故于前日一病时,净饿了两三日,又谨慎服药调治,如今劳碌了些,又加倍培养了几日,便渐渐的好了。”我非学医之人,也就不懂伤风感冒以净饿来调养,有何医学根据。莫非是因“病从口入”,才忌之,减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