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汉献帝的落魄(第5/6 页)
不错。袁绍一听陈容的话,更加生气,怒喝道:“你已经被臧洪派出去了,现在却还在这里偏袒他,你是不是也想和他一起死?”
陈容毫不畏惧地看着袁绍,说:“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就是坚守仁义之道,不能因为个人的恩怨而违背自己的良心。我宁愿和臧洪一起死,也不愿和你这样的不义之人同生!”陈容这话说得斩钉截铁,让在场的将领们都不禁为之动容。
袁绍已经被愤怒冲昏了头脑,根本听不进陈容的话,立刻下令把陈容也拉出去,和臧洪一起斩首。在场的将领们看到这一幕,都私下里议论纷纷,有人感叹道:“可惜啊,一天之内竟然杀了两位忠义之士,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情啊!”
臧洪派出去求救的两个司马,从徐州回来后,得知东郡城已经沦陷,臧洪也被杀害,心中悲痛万分,觉得自己没有完成使命,对不起臧洪。于是,他们两人也选择了自杀,追随臧洪而去。
从这些事情可以看出,汉末时期的士人,非常看重气节和忠义。他们为了自己的信念和原则,不惜舍弃生命,这种精神实在令人敬佩。
袁绍杀了臧洪后,并没有停下扩张的脚步,他又把目光投向了幽州。幽州此时被公孙瓒占据着,公孙瓒这个人啊,自从占据幽州后,就变得越来越骄傲自大,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只喜欢听那些阿谀奉承的话。他还经常忘记别人的好处,只记得别人的过错,把那些正直的大臣都排挤走了,身边只剩下一些溜须拍马的小人。
前幽州从事鲜于辅,对公孙瓒的所作所为非常不满,于是暗中召集了一些州兵,想要为刘虞报仇。刘虞在幽州很得民心,大家都怀念他的好处,所以很多人都愿意为鲜于辅效力。燕人阎柔,在当地很有威望,而且和胡人关系很好,胡人都很信服他。鲜于辅就推举阎柔为乌桓司马,让他去招揽胡人的骑兵,一起攻打公孙瓒。
公孙瓒任命的渔阳太守邹丹,听说鲜于辅和阎柔要攻打他,赶紧加强防御。可是,他哪里是鲜于辅和阎柔的对手呢?双方一交战,邹丹就被打得大败,连脑袋都被敌人砍掉了,手下的士兵也死伤惨重。
鲜于辅打了胜仗后,又听说刘虞的儿子刘和还在袁绍的手下,而且活得好好的。于是,他们就一起商量着,要把刘和迎回幽州。袁绍当然同意了,还派了大将曲义,带领十万大军,护送刘和回到幽州。
公孙瓒得知这个消息后,急忙带着兵去阻拦。他手下的兵力其实也不少,可是这些士兵们都知道公孙瓒不得人心,打仗的时候都不太愿意拼命。而曲义带领的军队,则士气高昂,勇往直前。双方一交锋,公孙瓒的军队就像纸糊的一样,被打得节节败退。在鲍邱这一战中,公孙瓒的军队被打得丢盔弃甲,死伤了两万多人。公孙瓒吓得屁滚尿流,赶紧逃回蓟城,躲在城里不敢出来了。
代郡、上谷、右北平这些地方的人,看到公孙瓒被打败了,都纷纷响应鲜于辅和刘和的军队,起来反抗公孙瓒。公孙瓒的处境变得越来越艰难,他的势力范围也越来越小。
其实,以前幽州就有一首童谣说:“燕南垂,赵北际;中央不合大如砺,惟有此中可避世。”公孙瓒听到这首童谣后,心里就琢磨着:“这是不是说在燕赵交界的地方,有一个可以躲避战乱的地方呢?”于是,他就决定把自己的根据地从蓟城迁到易城。
到了易城后,公孙瓒大兴土木,修建了很多防御工事。他挖了十重壕沟,在壕沟里面修筑了很多堡垒和房屋,一层一层的,每层都有五六丈高。他还在这些房屋之间用悬梯连接起来,自己住在最高的一层。为了防止别人偷袭,他还让人用铁铸造了大门,把自己关在里面,只让姬妾们在身边伺候。而且,他还下令,凡是七岁以上的男子,都不准进入他住的地方。如果有文书需要传递,就用绳子把文书吊上去,这样就不用别人进出了。他还让那些妇女们大声喊叫,传达他的命令。
公孙瓒这样做,虽然看起来很安全,但实际上却把自己和手下的将领们隔离开了。大家都觉得公孙瓒变得越来越古怪,越来越难以捉摸,对他也渐渐失去了信心。
有人问公孙瓒为什么要这样做,公孙瓒却唉声叹气地说:“我以前北驱群胡,南扫黄巾,以为天下很快就可以平定了。可是没想到,现在天下越来越乱,战争接连不断,看来我是没有能力平定天下了。所以,我只好先休兵息民,在这里静静地等待时机。兵法上说:‘百楼不攻。’我现在修筑了这么多的堡垒和高楼,还储存了三百万斛的粮食,足够我吃好几年了。等这些粮食吃完了,再看看情况吧。”
可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