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刘秀大局初定(第5/6 页)
俊这样的战将,何愁贼寇不灭,大业不成啊!”这一番话传入陈俊耳中,让他备受鼓舞,心中对刘秀的忠诚更加坚定。
此时,刘秀正准备派遣将领彻底平定贼寇,恰在这时,接到了冯异传来的捷报,还附上了李轶的原书。刘秀仔细阅读了李轶的书信后,略加思索,便手书一封回复冯异,信中告诫道:“李轶此人诡计多端,切勿轻信于他,以免中了他的圈套。”刘秀深知李轶为人狡黠多变,对其所言所行不得不防。
与此同时,刘秀将李轶的原书颁示给守尉们,让他们提高警惕,加强戒备,以防李轶突然来袭。刘秀的部将们大多对刘秀的这一做法表示不解,他们认为刘秀应该采取更为果断的行动,而不是仅仅只是加强戒备。然而,他们哪里知道,刘秀心中早已另有打算,他这是要借刀杀人,为兄长刘演报仇雪恨。
大约过了一个多月,李轶果然被人刺杀身亡。原来,这一切都是朱鲔在背后主使。朱鲔与李轶一同驻守洛阳,起初两人倒也相安无事,各自统领着部分部曲。但自从李轶与冯异的书信往来被泄露后,朱鲔便对李轶产生了怀疑,认为他心怀异志,图谋不轨。朱鲔心想,李轶此举若是被刘玄知晓,自己也难免会受到牵连,于是决定先下手为强,派人暗中刺杀了李轶,以绝后患。
李轶死后,朱鲔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同时也为了牵制刘秀,便派遣部将苏茂、贾强,率领三万余人马,渡过巩河,直攻温邑。他自己则亲自率领数万兵马,进捣平阴,试图从两个方向对刘秀的军队形成威胁。
一时间,警报如雪片般纷纷传至河内。河内太守寇恂得知消息后,立即召集部将商议对策。部将们大多认为,应该等待各路援军全部集结后,再出兵迎战,这样方能确保万无一失。然而,寇恂却目光坚定地说道:“温邑乃是我郡城的重要屏障,一旦失去温邑,郡城将危在旦夕,我们又如何能够安心等待援军呢?此刻出兵,刻不容缓!”说罢,寇恂不顾众人的劝阻,毅然决然地率领军队出城迎敌。
他一面迅速移文所属各县,命令各县征发士卒,前往温下会合,共同抵御敌军;一面亲自率领大军,马不停蹄地向温邑进发。当寇恂的军队抵达温下时,各县的援兵也陆续赶到,与此同时,冯异也派遣了援兵前来支援。一时间,温下集结了大量的军队,军旗招展,遮天蔽日,士气高昂。
寇恂登上城头,望着敌军的阵营,心中暗自思索着破敌之策。突然,他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他命令士卒们在城头上大声呼喊:“刘公的大军到了!”这一声呼喊,如同晴天霹雳,瞬间让敌军阵营产生了一阵骚动。寇恂见敌军阵脚已乱,立即果断地麾兵出击。士兵们如潮水般涌出城门,呐喊着冲向敌军,个个奋勇争先,势不可挡。
敌军之中,苏茂最为胆小怯懦。他听到汉军的呼喊声,又见汉军如此勇猛,吓得脸色苍白,双腿发软。还未等与汉军交战,便已心生怯意,转身率先逃窜。他这一逃,带动了整个军队的混乱,士兵们纷纷跟着他往后退,阵脚顿时大乱。
贾强见此情景,心中虽也有些慌乱,但仍强自镇定,试图组织士兵进行抵抗。然而,在寇恂军队的猛烈攻击下,他的努力显得徒劳无功。汉军士气高昂,攻势如潮,贾强渐渐难以支撑。最终,在激烈的拼杀中,贾强不幸战死沙场。
苏茂一路狂奔,逃到河边,不顾一切地渡河而逃。由于太过慌乱,他的部下多半在渡河时溺水身亡。而那些来不及渡河的残众,都被寇恂的军队一一擒获。
寇恂大获全胜后,并未就此满足。他深知,此时敌军士气低落,正是乘胜追击的大好时机。于是,他果断地率领军队长驱渡河,直逼洛阳,试图进一步扩大战果。
无巧不成书,冯异此时也引兵渡过黄河,在途中恰好与寇恂会师。两人商议后,决定共同进攻洛阳。他们的军队迅速抵达洛阳城下,将洛阳城团团围住,然后发起了猛烈的攻击。一时间,洛阳城下喊杀声震天,硝烟弥漫。
然而,洛阳城的守军在朱鲔的指挥下,凭借着坚固的城防,顽强地抵抗着汉军的进攻。寇恂和冯异见城上守兵众多,防守严密,知道一时难以攻克,便决定收兵退归,各自向刘秀处报捷。
刘秀在得知河内有警的消息后,心中十分担忧,生怕河内失守,影响整个战局。直到收到寇恂的捷报,他才如释重负,长舒一口气,欣喜地说道:“我就知道寇子翼(寇恂字)定能不负所望,担此重任!”
此时,刘秀的诸将们纷纷前来祝贺,并趁机再次向刘秀上尊号,劝他称帝。刘秀听后,却摇了摇头,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