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你便是主家养的狗(第1/2 页)
嬴政微微点头,对于蒙毅的话很是认可。
如今大秦一统六国,做到了天下一统,之前的军功制确实不再合适。
当初秦国羸弱,需要积攒民力和军力,军功制就很大程度激发了士兵作战的积极性。
而在那个快速扩张的时代,军功制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
所以,很多人说,军功制是大秦的根本。
但如今大秦一统六国,不再向外扩张,也不再有战争。
军功从何而来?
时代已经不允许了。
士兵们也没了积极性。
所以,改变是必须的。
只是哪怕犹如嬴政这般的人物,也不敢随意触碰军功制,因为军功制实在是牵扯到太多的东西了。
就如同刚才蒙毅所说,如今军功制也遗留了很多问题。
很多获取战功的老兵,他们的奖赏还没到位。
如果再发生战争,这样继续下去是不行的。
更改军功制,势在必行。
嬴政缓缓道:“你觉得,要怎么更改才最为合适?”
蒙毅想了想,缓缓道:“赵先生提出勋官十二转制度,必然有其考量在其中,缣帛中所记载,恐不全。但臣也能从中窥探一二,军功制主要的作用,还是激励和赏赐士兵,鼓励士兵勇武。”
“赵先生提出一个很好的观念,军功赏尚勇者,不管是否有战争,勇者当先。并且,还提出军演制度,在没有战争的情况下,军演也是选拔士兵将士的方式,如此也给士兵们以希望。”
“否则,无战而养兵,军疲而国疲,是为大忌。”
嬴政微微点头,“可还有?”
蒙毅微微摇头,“一时间还想不出其他,还请陛下待臣回去以后好好思考,撰写一份奏折呈与陛下。”
“可!”嬴政微微点头,“赵惊鸿送来了一些火炉、脚炉、手炉以及汤婆子,你去取几份,于家人使用。具体用法,询问寺人皆可。”
“谢陛下!”蒙毅大喜。
虽然不知道东西是什么,但这是始皇赏赐,便是大恩。
另外,这些东西一听名字,便知道是可取暖之物,正适合这严寒的冬日。
等蒙毅退去以后,嬴政又对寺人吩咐下去,“去给王翦老将军送上一份,另外再送一坛酒过去。还有冯去疾、李斯等人也送上一份。”
“是……”寺人退下。
待寺人退下以后,嬴政抱着那一堆缣帛,去了温暖的偏殿,喃喃道:“军功制……如何完善军功制……赵惊鸿啊赵惊鸿,你还能给朕带来怎样的惊喜呢?”
……
上郡。
准备好的刘春亭,携带全部家丁,备好几十辆马车,从上郡出发,前往各地县城和乡镇。
售卖火炉的大业,即将开启!
而在浑怀障,无数辆马车牛车,拉着火炉和石涅,也纷纷赶往各地县城和乡镇,在抵达以后,跟刘家的人汇合。
刘家的这一举动,也引来了上郡诸多世家的关注。
他们知道,刘春亭这是准备继续在其他地区售卖火炉。
他们很眼馋,但是却不敢插手。
毕竟,火炉属于军制的物件,若是仿冒被发现了,那可是杀头的大罪。
李家。
郡丞府。
司马无归和李右在书房内交谈。
书房内有两个火炉,火炉内散发出来的热量,让屋里暖洋洋的。
司马无归感叹道:“没想到,屋内竟然还可以放置两个火炉,竟如此温暖。”
李右笑了笑,“人呐,有能力的话,就要多多的享受。如此,也不枉此生。这火炉一个刚刚温暖,而两个才堪堪合适。若不是火炉太多碍事,我都准备点上七八个火炉,让这室内温暖如春。”
“如此已经很暖和了。”司马无归道。
“还不够!”李右笑了笑,“就像你们司马家一样,如今别人或许不知,但我很清楚,你们司马家在上郡之中,已经无人能及。但,你们司马家始终是旁支,上不得台面。”
“若是咸阳那支支持你,随便给你们安排点什么,就足以你们发展壮大了。”
“可是,如果他们不支持你,你们上郡司马就什么也不是。”
“司马青衫应该最明白这个道路,所以你父亲从未去过咸阳。可是,不知道是司马青衫老糊涂了,还是你司马无归心中傲气,竟然想要去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