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部分(第4/4 页)
讶的语气都没有。
“也多亏大师当日的指点,否则我焉能有今日?”张三丰说道。五百年前,张三丰以武入道,步入先天境界后。遍历名山大川,寻求日后的修行大法。后来,在栖霞山偶然遇到了荣枯大师,经他指点后,知道了什么是修真,并理解了修真的基本思想。只是张三丰原本是道士。对佛家修行没有兴趣,便告别了荣枯大师,继续游历,终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找到了“八公”的太极殿,并获得“太极经”。
因为在五百年前荣枯大师指点过张三丰,于是在他面前,张三丰自称弟子。
古玄见这么多修真者对荣枯大师如此尊敬,知道他很得人心。不由暗赞一声:“不愧为佛修,肯定好事做了很多。”
荣枯大师见到古玄后。说道:“刚才那句话是你说地?不错。深得我佛精意。很有慧根。”
“慧根?”古玄闻言微楞。心道。“该不会让我出家为僧吧?”只不过。这样地一个前辈。古玄不能失礼。当下道:“大师过奖了。晚辈曾当过大半年地和尚。读过一些佛门典籍。并非有慧根。”
荣枯大师微微摇头。笑道:“不。你不是和尚。”
“嗯?”古玄抬头疑惑地望着荣枯大师。说道:“那时我入了寺庙。剃了头发。整日吃斋念佛。怎么不算和尚?”
“那你皈依三宝了吗?”荣枯大师问道。
所谓三宝指地是佛、法、僧。所以称为宝。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旦接受。永远常随。水火不能毁。盗贼不能夺。受用无尽。非世间诸宝所能比。
古玄道:“没有。”
“那就是了,如果一个人没有皈依三宝,就不能称其为和尚。”荣枯大师道。“皈依三宝。相当于学生到学校注册,唯有注册之后。有了学籍,自己才承认是学校的学生,否则只能算旁听者,是社会人士。未经皈依三宝仪式的人,在心理上,必定有所推托、踌躇、迟疑。依然用刚才的例子,学生按时上课是责任,但旁听者就没有这个责任,遇到烦心事,他就会缺课,因为他没有负担。”
这句话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