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燕皇驾崩(第1/2 页)
苏卿心中顿时涌起一种强烈的不祥预感,因为这样的场景通常只会在一国之君离世时才会出现。
想到此处,他再也不敢有片刻耽搁,脚步愈发急促起来,如同一道疾风般向着皇宫飞奔而去。
待他气喘吁吁地赶到皇宫,噩耗已然传来——燕皇驾崩了!
自从上次吐血之后,燕皇的身体状况就急转直下,最终没能挺过这一劫难,仅仅数天时间便撒手人寰,乘鹤仙去。
苏卿闻此噩耗,心如刀绞,双腿一软,“扑通”一声跪倒在了燕皇的灵柩之前。
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汹涌而出,怎么也止不住。此刻,他满心都是深深的自责,自己没有能够早些回来。
就在这时,朝中的大臣们纷纷围拢过来,他们面色凝重,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了苏卿身上。
其中一些大臣毫不客气地质问起苏卿此次前往大梁议和之事。苏卿深吸一口气,缓缓站起身来,将大梁方面提出的那些苛刻至极的条件一五一十地道出。
话音未落,众大臣已是一片哗然。有些脾气火爆的大臣当场破口大骂,指责苏卿出卖国家利益、贪图荣华富贵;而另一些大臣则只能无奈地摇头叹息,悲观地认为燕国如今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再无回天之力。。
就在众人吵得不可开交、面红耳赤之际,只见丞相石均面色凝重地从座位上站起身来,他那高大而威严的身影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接着,他用洪亮且坚定的声音大声喊道:“好了,事已至此,局面已然如此!虽说此次我们不得不赔款割地以求暂时的安宁,但这也能确保燕国在当下获得一段喘息之机。
待到日后我国国力逐渐强盛起来,届时再图谋收复失地也为时不晚啊!眼下最为紧迫之事乃是尽快扶立新君,以稳固朝纲,重振国威!”
石均这番话犹如一道惊雷划过喧闹的朝堂,原本嘈杂不堪的群臣们听到之后,渐渐地都安静了下来。
他们开始思考丞相所言是否有理,心中虽然仍有不甘和忧虑,但也意识到当前局势确实需要先稳定国内政局。
紧接着,在石均等一众重臣的精心操持之下,大皇子熊泰安终于登上了皇位,成为了燕国的新一任君主。
新君即位后的第一天,整个皇宫内外都弥漫着紧张与期待的气氛。
然而,此时的苏卿却深感愧疚与自责。他认为自己未能在这场国家危机之中力挽狂澜,实在是愧对朝廷和百姓。
于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毅然决然地上书给新帝,请求辞官归隐田园。新帝熊泰安收到这份奏折时,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惋惜之情。
他深知苏卿才华横溢、忠心耿耿,本想极力挽留这位贤臣继续辅佐自己治理国家。但转念一想,朝中众多大臣对于苏卿在此番事件中的表现颇有微词,如果强行将其留下,恐怕会引起更多的纷争和不满。
权衡再三,新帝最终还是忍痛答应了苏卿的请求。
离京之日终于到来,那天清晨,苏卿身着一袭朴素的布衣,手中紧紧牵着一匹瘦弱的老马。
他步伐缓慢而沉重,仿佛背负着千斤重担一般。一路上,他没有回头张望一眼,只是默默地朝着城门走去。当他走出城门的那一刻,阳光洒落在他略显憔悴的脸庞上,映照出他内心深处的落寞与无奈。
随着他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只留下一个孤独的背影,让人感叹不已。
就在这个时候,
远在徽州北阳关的沈默又一次收到了来自陛下的圣旨。
在那宽敞而庄重的议事厅里,众多将领们济济一堂,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或兴奋、或疑惑的神情,交头接耳地议论着这突如其来的旨意究竟意味着什么。
“好了,诸位都暂且安静一下!”沈默高声喊道,试图压下嘈杂的人声。
待众人逐渐安静下来后,他接着说道:“本将今日再次接到了陛下的旨意……”
然而,他的话还未说完,就被站在一旁心急的王天安给打断了。
只见王天安迫不及待地插话问道:“将军,莫不是陛下要让咱们继续攻打大燕吗?”
沈默闻言,微微皱起眉头,狠狠地瞪了王天安一眼,冷冷地说道:“天安啊!你这张嘴巴若是再不收敛一些,信不信我让其他人来帮你闭上它!”
说罢,他扫视了一圈周围那些已经蠢蠢欲动、似乎随时准备对王天安出手的将领们。
王天安见状,心中一凛,赶忙陪着笑脸讪讪